近日,重庆洪崖洞景区因“狗皮膏药”式旅拍引发广泛关注。游客朱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其侄女在景区被一名红衣女子强行拉拽拍照,拒绝后遭到辱骂和肢体冲突。朱先生用手机记录现场,却被对方强行拍打手机并要求删除视频。事件发生后,巡逻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调解。然而,该女子在派出所仍不依不饶,态度恶劣。
对此,重庆渝中区文旅委于13日发表声明,表示已启动调查程序,调取监控视频、执法记录仪,并对当事人进行询问,承诺将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地处理此事。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景区管理的质疑,也暴露出“狗皮膏药”式旅拍在旅游景点中的普遍性问题。
“狗皮膏药”式旅拍,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像膏药一样黏在游客身上、无法摆脱的拍照服务。在一些热门景点,游客稍有停留,便可能被“拦腰截击”,被“贴身服务”,甚至被强行拉拽、拍打。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游客的个人空间和隐私权,也严重扰乱了景区秩序,影响了其他游客的体验。
从历史渊源来看,“狗皮膏药”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人们在猪油中加入药物制成膏状,用于治疗皮肤疾病。而“狗皮”因其透气性好、保暖性强,逐渐成为膏药的常见载体。唐代《外台秘要》中也记载了用狗皮外敷治疗风湿腰痛的方法。然而,如今“狗皮膏药”却演变为一种令人反感的旅拍方式,令人唏嘘。
在社交媒体上,类似“狗皮膏药”式的旅拍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在一些游戏视频中,玩家被形容为“狗皮膏药”,难以摆脱,队友全被打死。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黏人”的旅拍方式同样令人困扰。例如,有情侣在讨论日常时,一方抱怨对方“像狗皮膏药一样扣都扣不下来”,形容对方难以摆脱。这种比喻不仅形象,也反映了人们对“狗皮膏药”式旅拍的普遍反感。
在一些网络视频中,“狗皮膏药”还被用来形容难以摆脱的困境。例如,在《第五人格》游戏中,玩家被“狗皮膏药”式追击,最终被镜头锁定并倒地。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黏人”的旅拍方式同样令人困扰。例如,有主人在尝试用羽毛引诱一只名为“狗皮膏药”的鸟出来时,这只鸟却因害怕而藏了起来,表现出极强的“黏性”。这种“黏人”的特性,正是“狗皮膏药”式旅拍的典型特征。
“狗皮膏药”式旅拍不仅影响游客体验,也对景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重庆洪崖洞事件中,游客朱先生的侄女在景区被强行拍照,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心理上也受到极大冲击。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景区管理规定,也违背了旅游的基本原则——尊重游客的意愿和隐私。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景区内旅拍行为的监管,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强制拍照、骚扰游客的行为。
此外,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导游和旅拍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旅拍服务应以游客自愿为前提,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或诱导游客接受服务。同时,景区应设立投诉机制,鼓励游客对旅拍乱象进行举报,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
“狗皮膏药”式旅拍不仅是一种行为问题,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了部分人对旅游服务的过度商业化和对游客权益的忽视。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景区中享受安全、舒适、愉快的旅行体验。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