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近日在墨尔本集会上公开批评现任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政府“过度亲美”的外交政策,呼吁菲律宾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避免在南海问题上“向美国倾斜”。莎拉的言论被视为对马科斯政府近期强化与美国军事合作的直接回应,也反映出菲律宾国内政治与外交战略的深层矛盾。
莎拉在采访中明确表示,菲律宾应同时发展与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而非单方面依赖美国。她强调:“我们需要维持与所有国家的关系,而不仅是与中国。” 这一表态与她此前在澳大利亚访问期间的言论一脉相承,当时她曾批评马科斯政府“允许美方在菲律宾部署导弹系统”,并质疑其“为何在与中国有矛盾时仍选择站在美国一边”。
然而,马科斯政府的外交转向已引发外界对其“高度追随”美国的担忧。根据学术研究,小马科斯自2022年上台后,菲律宾的对外战略已从“有限追随”转向“高度追随”,美菲军事合作显著加强,包括《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扩大、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增加,以及对台海问题的配合表态。例如,2024年7月美菲第四次“2+2”部长级对话中,双方明确《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任何地方的武装攻击,这被解读为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强化美菲同盟,在南海问题上获取更多筹码。
莎拉的批评也触及菲律宾国内政治的裂痕。作为杜特尔特家族的成员,莎拉长期与马科斯家族存在权力博弈。2024年6月,副总统莎拉曾因要求国防部任命被驳回并转任教育部长,引发对其“被边缘化”的质疑。她公开批评马科斯的言论,可能与其试图通过外交立场争取更多政治支持有关。此外,菲律宾政局的分裂也加剧了这种矛盾——2024年6月,副总统莎拉威胁称若自己遇害,将“找总统算账”,而马科斯则加强了对她的安全保护。
菲律宾的外交政策调整也面临外部压力。美国通过军事援助和战略承诺,推动小马科斯政府强化与美同盟。例如,2023年美菲军事合作计划中,美国承诺提供1810万美元的年度援助,并在能源、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与此同时,美国还试图通过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促使菲律宾加入该机制,以遏制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莎拉的批评,某种程度上是对美国“以安全为名”的拉拢策略的警惕。
然而,菲律宾的“追随”战略也带来风险。学术研究指出,小马科斯政府的亲美政策削弱了其外交自主性,使其在区域事务中更易被美国主导。例如,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事件中,菲律宾多次追随美国立场,而忽视了与中国的合作机会。此外,这种战略还可能加剧国内政治矛盾——2024年4月,杜特尔特公开批评马科斯政府“挑动中国与菲律宾冲突”,并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外交转向反应不一。一方面,美国视其为“大国竞争”战略中的关键节点,积极强化美菲同盟;另一方面,中国则担忧菲律宾的“摇摆”政策可能加剧南海紧张局势。2024年8月,中国海警在南海执法时遭遇菲律宾船只挑衅,引发中菲空中对峙。莎拉的批评,或许也试图在中美之间争取更多平衡,但其能否改变马科斯政府的政策,仍需观察后续发展。
综上,莎拉的公开批评不仅反映了菲律宾内部政治的分裂,也揭示了中美菲三角关系的复杂性。在美菲同盟强化与中菲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菲律宾的外交选择将深刻影响其地缘政治地位与区域稳定。未来,若马科斯政府坚持“高度追随”美国,或将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反之,若副总统的批评能推动政策调整,或许有助于实现更平衡的外交战略。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