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震惊全国的5岁男童虐待致死案作出终审判决。案件涉及男童生母陈某及其男友石某某,两人因长期虐待致其死亡被判处死刑与有期徒刑。该案自2024年3月22日发生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中国司法系统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典型案例。
据警方通报,2024年3月22日,5岁男童乐乐(化名)因睡觉太晚被生母陈某与其男友石某某殴打,伤情严重。监控显示,两人在接走孩子后,对其实施了多处暴力行为,包括面部、胸部等部位的殴打。3月26日,乐乐被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生父郑先生称,孩子身体多处伤痕、面部毁容,甚至耳内有血,头部出现血泡,其爷爷郑建华也证实孩子曾被“抓得坑坑洼洼”。
案件曝光后,警方迅速介入。2024年3月31日,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通报,陈某与石某某因涉嫌虐待致死被刑事拘留。此前,陈某曾是幼儿园教师,但已不再担任该园职务。幼儿园工作人员称此事与幼儿园无关,但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庭审过程中,陈某在法庭上多次请求判死刑,但法院认为其行为虽恶劣,但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3个月。而石某某则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成为本案的主犯。刑事附带民事部分,两人需赔偿男童生父丧葬费、误工费等共计54902元。
案件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生父郑先生在采访中痛心疾首,表示“如果保护不了孩子,为何夺走孩子又害死他?”他强调,陈某在离婚后强行争夺抚养权,却未尽到母亲责任,反而纵容男友施暴。爷爷郑建华也后悔未能争取抚养权,认为“边打工边带孩子也得带”。
法律专家指出,本案中陈某与石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与开设赌场罪,其动机不仅源于家庭矛盾,更涉及对未成年人的系统性虐待。法院判决中,陈某因“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而获刑,但石某某因“要打就狠狠打一顿”的预谋性暴力被处以死刑。
社会舆论对案件的处理高度评价。有媒体评论称,“最毒妇人心”并非空穴来风,陈某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母亲的职责,更挑战了法律底线。而石某某的死刑判决也被认为是“对暴力犯罪的有力震慑”。
案件的审理过程也暴露了家庭暴力案件的复杂性。陈某曾是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但其行为却与“持强凌弱、霸凌至死”的描述形成鲜明对比。法院在判决中强调,无论施暴者身份如何,其行为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从案件来看,家庭暴力的根源往往与权力关系、经济纠纷或心理扭曲交织。陈某与石某某的婚姻关系中,离婚后争夺抚养权成为导火索,最终演变为对孩子的极端伤害。此案也提醒公众,家庭暴力绝非“家务事”,而是需要法律严惩的刑事犯罪。
综上,本案的判决结果体现了司法对家庭暴力的零容忍态度,同时也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陈某与石某某的结局,既是对施暴者的警示,也是对社会的警示:任何伤害未成年人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