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重庆多地遭遇罕见的强雷雨天气,雷电活动次数超过6000次。此次雷暴不仅带来了强降雨,还引发了“雷暴哮喘”患者的激增。根据重庆市中医院的数据,仅在凌晨1点至4点期间,就有超过120名患者因雷暴哮喘症状被紧急送医,其中不少患者为孕妇和过敏体质人群。
雷暴哮喘是一种由雷雨天气引发的急性哮喘发作形式,其主要原因是雷暴期间空气中花粉、粉尘等过敏原浓度急剧升高,同时伴随湿度和气压的变化,使这些微小颗粒更容易进入呼吸道并引发炎症反应。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尤其是在花粉季节。
此次重庆雷暴哮喘事件中,许多患者表现出典型的哮喘症状,包括咳嗽、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医生提醒,对于有哮喘病史或过敏体质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在雷暴天气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此外,患者回家后应及时用清水或盐水清洗鼻腔和面部,以减少过敏原的残留。
值得注意的是,雷暴哮喘并非罕见现象。早在40年前,类似事件就已有所记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花粉季延长,过敏人群增多,雷暴哮喘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有所上升。例如,201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次雷暴哮喘事件中,超过8500人因呼吸系统症状急诊治疗,其中近500人需要住院。
专家指出,雷暴哮喘的高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空气中花粉浓度的升高、湿度和气压的变化以及雷电释放的能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原本不易吸入的过敏原颗粒变得更加致敏,并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在雷暴天气来临前,市民应关注气象信息,尽量减少外出,并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预防雷暴哮喘的关键在于减少接触过敏原。例如,在雷暴天气后,应关闭门窗,避免外出;若必须外出,则需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药物。此外,家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以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
此次重庆雷暴哮喘事件再次提醒公众,雷暴天气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过敏体质人群和哮喘患者,应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的急性发作。同时,医疗机构也需加强急诊力量,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