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的7.9级地震不仅波及缅甸本土,还对邻国泰国造成了显著影响。泰国首都曼谷等地震感强烈,许多居民在震后感到头晕、眩晕,甚至有人误以为是低血糖所致。其中,一名在泰国巴吞他尼读研的中国女生李女士,就经历了这样一场“低血糖错觉”的地震体验。
当天中午13时20分左右,李女士正在公寓内准备拿药时,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她第一反应是自己低血糖犯了。由于她平时有低血糖的病史,因此立刻起身想吃点东西缓解症状。然而,当她试图站起身时,却发现自己已经站立不稳,头晕加剧,甚至无法继续行动。与此同时,她通过手机查看朋友圈,发现许多同学都在讨论地震的事情,这才意识到自己并非低血糖,而是地震引起的眩晕感。
地震发生时,李女士所在的公寓楼内也出现了明显的震感。楼梯间不断摇晃,房间内的灯不断闪烁,冰箱甚至发出“嗡嗡”的震动声。李女士迅速跑出公寓,并跟随人群向安全区域疏散。在街上,她看到许多市民惊慌失措地奔跑,甚至有人因恐慌而哭泣。尽管震感持续了十几分钟,但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事实上,地震引发的头晕并非个例。根据相关科普资料,地震时人体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可能会因信息冲突而产生头晕或眩晕感。这种现象在地震发生后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震感强烈的地区。此外,心理因素也可能加剧这种反应。例如,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慌和不安,这种情绪反应也可能导致头晕或类似低血糖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本身确实可能引发头晕、心悸、饥饿感等症状。然而,在地震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将头晕归因于低血糖显然是不准确的。李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尽量避免主观判断身体不适的原因,而是通过科学的方式分析症状来源。
此次缅甸地震不仅对缅甸造成了严重破坏,也波及了泰国曼谷等地区。泰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救援队伍展开救援工作,并呼吁民众保持冷静。李女士表示,这次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地震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她建议留学生和当地居民应加强地震安全意识,学习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李女士的经历也引发了公众对地震科普的关注。专家指出,地震发生时,人们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恐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对于经常出现头晕、眩晕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此次地震再次提醒我们,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渺小而脆弱。无论是生活在地震频发地区的人们,还是远离震源的普通人,都应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科学应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灾难面前减少损失,保护生命安全。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