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兰香书太极 一笔开合见乾坤

2025年05月02日 09:46:20  来源:中网资讯书画
 

  作者:沁雨

  兰花,于国人是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的代表。如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而将盆栽与山野的兰花移植到纸上,是董宝云阿姨三十多年来每天的乐事,这种来自生活的表达,是鲜活日子的花样质态。

  我们往往会忽视兰花的生长,只在意花开的瞬间,董阿姨却用超然的技法记录了很多兰花的各种优雅的形象,这些形象真真实实,清清爽爽,应该就是她对生命情真意切的感受吧。我从阿姨的画中从中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不易与时光赋予我们的价值,在匆匆走过的日子当中,董阿姨的墨兰就是一股清流,冲刷心头浮躁的尘埃。

  

  每次欣赏阿姨墨兰图,感受它们的曲直有度、神采飞扬,看它们似图画,似音乐,似舞蹈……感受一个生命旺盛的世界,静静品味,渐渐入神……。画墨兰,是一种能力,能画一手好画的人,常常能令人另眼相看。看一个人画的画,首先是要明白对方传达的意思——这属于欣赏的实用功能,如果看完之后,还忍不住一看再看,逐渐忘记了画面的意思,沉浸于画的线条、间架结构所带来的美感——这时,才能称之为“艺术”,才产生了审美。

  欣赏董阿姨的墨兰就像看一个人练出的太极功夫一样,首先看他的一招一式,静下心来就会从他动作形态中脱离出来而是从哲学内涵、节奏韵律以及身心合一的境界等多维度去体会,此时才是太极。

  忆去年在京出差月余,因闲暇时间无趣,便常常去阿姨家,数十日的陪伴,阿姨给我讲她92年间经历的故事:董宝云祖籍山西省,是国画大师、学者、董寿平的传人。受家庭熏陶,她爱上了绘画艺术,眷恋大自然,感悟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生命,在她的眼里,兰花蕙草都是有生命和灵性的。

  

  在绘画中,她多次受到伯父董寿平先生谆谆指导与鼓励。经伯父的言传身教,绘画成就倍增。她刻苦学习,不断地写生,在探索中她迷上了兰花,酷爱墨兰,七十余载不断地追求,其所绘“墨兰”脱颖而出,超凡脱俗,变化莫测,别具一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被多家国内外单位和友人收藏。

  

  这次有缘受邀参加阿姨的2025墨兰画展,再次在展馆观赏画作,还是被震撼到了,让我对太极拳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墨兰与太极拳看似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阿姨能够融合二者,深层的将哲学与美学联系起来。一副作品可以在抽象的点、线、笔画,犹如表现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作画时手中的毛笔与身体合二为一,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国画墨兰与太极拳的世界,因此有了丰富的想象、勃勃的生机。

  

  一幅艺术作品,可以展现作者创作时的生命状态,让瞬间挥洒的、永不复得的情感,在纸上凝结成为永恒,达到形与意的统一。观阿姨作画感受她以拳入画,行笔时刚柔相济、轻重疾徐有度,起笔顿挫、收笔轻灵。兰叶的线条柔韧舒展,却又内含骨力,把太极“松而不懈,刚而不僵”的感觉展现出来,动作看似绵柔,实则内在劲力连绵不断,如“云手”的弧线运动,将兰叶的婉转飘逸完美表达的淋漓尽致,作品体现出了“以柔克刚”的东方智慧。

  她讲究的是“气韵生动”,犹如太极习练时以劲导气以气运身,作画时需凝神静气,以劲带动笔势,通过笔墨传递兰的“清雅之气”。二者皆强调“气”的流动与贯通,追求内在生命力的彰显。

  

  这也是道家哲学的体现:虚实相生与阴阳平衡,作画时“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开合、进退、刚柔随笔转换,身心与墨兰的虚实处理遥相呼应。作品的布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通过留白与墨色的对比,营造虚实相生的意境,寥寥数笔静然表现空灵之境。

  将董阿姨作品与太极拳的关联起来,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道艺合一”精神的体现。二者通过不同的形式,诠释了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如兰的生态、人体力学)、对生命之“气”的体悟,以及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笔落于纸是“来”与“罢”,是“动”和“静”,是“放”和“收”,是“速度”和“静止”,观之“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雷霆”,是向外爆发的力量;“江海”,则是向内含蓄凝聚的力量,日复一日的坚持沉淀出疾风知劲草的深厚功力。数十载作画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董阿姨将太极“动中求静”的修心之法,以画与拳为载体通过绘兰寄托淡泊、高洁的情志,以兰喻己。

  作画与行拳都是感受自己的气息,用身体的律动运笔,调动整个生命的气势,聚合,发散,跳跃,低盘……墨的酣畅,也是身心的酣畅,它是自由自在的,也是因循法度的,有凝固的墨迹,也有律动的灵魂,是全身的投入。一幅作品,可以展现作者创作时的生命状态,让瞬间挥洒的、永不复得的情感,在纸上凝结成为永恒。墨兰,是生命的立此存照。

  

  或许人生就如此、如这笔墨与肢体的舞蹈,上一刻平铺直叙,下一刻峰回路转,停顿时安静得像一座山,引导时像泉水汩汩涌流不断,墨兰和太极拳,最后都不只是体现外在的形式,而是要向内寻找身体的力量,还有生命的各种可能。那些毛笔下的兰花与太极,用笔与拳书写与生命的重叠记忆,讲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这种跨领域的相通性,正是中国文化能够让我们实现自我精神的升华,就像阿姨的小儿子,王小选说的:作品是瞬间的艺术,却是一生的功夫。让太极与墨兰文化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墨染兰香书太极,一笔开合见乾坤”让我们的太极有兰有景如诗如画 。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