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高铁市场的“中日之战”愈演愈烈,各界也对两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和重装备生产领域的较量,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中日而言,涉足国际客机市场竞争,不仅因为其中的经济利益,更是面向国际社会加强自主品牌宣传、提升国际形象的有利渠道。
巧合的是,双方在国产客机里的新动向,几乎在同一时期见诸报端,中国的C919与日本的MRJ虽然在承载量和设计等一系列参数上各有上下,但均已开始接受国外订单,这让各界一时间再次引发“中日竞争论”。中国国产的C919客机
消息一出,两国网友便率先“开战”,且不论各类评论是否客观,但其中浓浓的火药味很容易闻到。更有趣的是,中日在客机领域的新竞争趋势,也让周边国家产生了危机感。韩国的媒体指出,民用客机是未来重工业最后一支“潜力股”。中日两国已经分别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加快开拓这一新市场。今后的国际客机市场里,中日或将成为新的竞争者。韩国需要尽快转变以军需为中心的飞机制造模式,致力形成中日韩三国竞争态势。
伴随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民用机制造领域将是未来厮杀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可以预见,在高铁这块热土激烈较量的中日两国,很快会在航空市场拉开新的战线。“中日制造”之战,将从“地面战”扩展至“空战”。但是,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下,只要是良性竞争,不仅能促进中日各自产业的提升,更能打开两国合作之门。对此,双方业内人士应该秉持更加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