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大陆军事>

中国阅兵是世界第一:规模那么大方阵那么齐(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2 17:42:55

      最具特色的是德国和英国,大部分流派均由这两国演变而来。德国人踢正步时,双腿绷直,挥动双臂时,胳膊自然弯曲;而英国人则相反,膝盖可自然弯曲,但手臂绷直,前后180度挥动。

      德式正步系受民间舞蹈动作启发而来,它并非行军步姿,只为检阅时更能体现钟表一般的精确和整齐划一的美感。因为这种步伐膝盖不打弯,被戏称为“鹅步”(goose-step)。

      普鲁士击败法国、完成德国统一而成为世界头号陆军强国后,它成了一切落后国家效仿的榜样。德国人不仅通过分列式输出了正步,还顺带把分列式进行曲的曲风也输出到世界各地。德式进行曲中的压迫感和速度感遂成世界标准,而英国等老牌列强的舒缓风格反而成为异类。

      分列式的训练可以强化集体意识

      到了19世纪末,经各国不断改良、强化的分列式,其战术意义已所剩无几,但培育纪律、集体感和服从的功用却依然存在。

      分列式的严格训练可以消灭个体差别,强化集体意识,使万人如一人。它不但是军队用以塑造纪律的工具,甚至在企业也是如此。一些日本企业演练分列式的难度,甚至高于自卫队。一战前,当时西方国家用德国百姓在德皇指挥下集体踢正步的漫画,来讽刺其穷兵黩武。

      由于分列式的象征意义开始大过实际意义,为展现军容军威乃至国家精神,一些国家会刻意追求分列式整齐划一的效果。

      当然,一切都是德国人开的头,还在普鲁士时代,德国人就规定了阅兵时的规范步速为每分钟114步。欧洲军队护旗队传统与专门表演分列式的需求结合后,便有了后来的仪仗队。

      受检部队因任务不同而有不同的步姿步速,守卫陵墓或其他纪念地的卫兵,为体现庄严肃穆,踢正步时腿可以抬到90度,步速为每分钟60步。而显示军威军容的仪仗兵,正步的踢腿高度要低很多,步速是每分钟120步左右。

      以行军步速行进时,更大的踢腿幅度,会在视觉上造成更强的冲击力和压迫感,难度较高,步幅稍小,虽冲击力减弱,但容易走得更整齐。

      沙俄是第一个引进德国正步的欧洲国家,但步姿被逐渐修改为双臂紧贴裤缝下垂的俄式走法,并伴随社会主义被一起传到朝鲜、古巴等国。二战期间,中、东、南欧一些小国学着德国人踢正步,但苏联红军很快为他们送来了社会主义,于是其中一些国家又迅速顺应时代潮流,进化成了俄式正步。

      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徒,对踢正步和分列式有近乎偏执的热爱,纳粹党卫军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善于走操的团体。当时能吸引全世界目光的仪仗兵,不在后来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而在柏林。

      墨索里尼也非常喜欢踢正步。1937年访德归来后,他亲自在意大利示范推广,并给了它一个意大利名字:罗马步(Passo Romano)。

      苏联人比德国人更热爱分列式。德国一个方队恰好是一个连的编制,并未刻意追求场面和规模。而苏联红军一个方队的人数远远超过一个连,其宽度近乎德国方队的两倍,排数却略少于德国。这种横宽纵短的队形,与正常行军队列相去甚远,却有更恢宏的效果。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