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一架从武汉飞往新疆的航班EU2763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情况,一名乘客因身体不适被紧急广播寻医。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4级本科生孙毅杰在听到广播后迅速行动,凭借所学知识与机组人员配合,对患者进行了初步急救,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也引发了社会对非专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能力的广泛讨论。
当天下午2点30分左右,航班广播突然响起,称机上一名乘客突发不适,急需医护人员协助。孙毅杰在听到广播后立即起身前往患者身边,初步检查发现患者脉搏细弱、神志涣散,情况危急。在机组人员的协助下,他为患者进行了简单的生命体征稳定措施,如调整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使患者状况逐渐好转。整个过程持续约半小时,直到飞机抵达目的地,患者已无大碍。
孙毅杰的英勇行为得到了武汉大学的公开表扬,学校发文称其“用行动证明了医者的仁心”,并对其行为表示高度认可。然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网友的质疑,有人认为在缺乏临床执业资格的情况下,学生在飞机上进行抢救存在风险,且其专业能力可能不足以应对复杂情况。对此,孙毅杰表示,他并不后悔自己的行为,认为在飞机上最严重的情况是呼吸心跳骤停,而他处理的是相对可控的病情。
孙毅杰表示,他通过实习和学习积累了相关知识,这使他有勇气和胆量站出来帮助他人。他建议医学生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自身能力和可能的后果。这一回应引发了更多关于医学生在非专业环境下如何平衡社会责任与个人风险的讨论。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此类事件也反映出社会对急救知识普及和医疗资源下沉的需求。尽管孙毅杰并非专业医生,但他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应对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提醒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同样重要,尤其是在航空等封闭环境中,乘客之间的互助能力可能成为救命的关键。
孙毅杰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医学生的责任担当,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尽管存在争议,但他的行动无疑传递了积极的社会价值,值得我们给予肯定与鼓励。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