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97家券商高管集中培训!债券承销将从严监管

来源:搜狐 时间:2016-09-09 10:21:25

  债券违约事件频出,监管部门针对券商的公司债承销业务监管随之进入全面从严阶段。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9月8日,在京举办了《证券经营机构公司债业务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会,会上要求97家开展公司债券业务的券商注重公司债存续期管理,针对券商“业务制度不健全、承销业务不规范、尽职调查不勤勉、受托管理未尽责”四大违法违规行为列出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

  监管层强调称,在2018年的债券违约洪峰到来之前,“五位一体,多方协作”的监管体系将秉持“从严监管”理念,全面加强公司债券市场中介机构监管,极力排除“增量”风险。接下来公司债监管重点将集中于信息披露监管和募集资金用途监管两方面。

  此外,从10月8日至11月30日,监管部门将就债券问题进行现场检查。

  四大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

  在公司债承销业务收入成为券商投行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的同时,监管部门要求券商注重防控风险。

  今日培训会上,监管层向97家开展公司债券业务的券商高管们提出,当前券商承揽公司债过程中,存在“业务制度不健全、承销业务不规范、尽职调查不勤勉、受托管理未尽责”四大违法违规行为,并相应列出了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

“XX证券重视前端的项目承揽承做,规定在项目发行完成当年发放全部项目奖励,公司债券项目奖励比例为承揽45%、承做30%、后期协调及综合支持25%。”债权部相关人士当场“批评”该考核激励机制不科学,建议证监局、自律机构做好引导工作。

  “XX证券重视前端的项目承揽承做,规定在项目发行完成当年发放全部项目奖励,公司债券项目奖励比例为承揽45%、承做30%、后期协调及综合支持25%。”债权部相关人士当场“批评”该考核激励机制不科学,建议证监局、自律机构做好引导工作。

  据了解,证监会债券监管部已于7月27日下发通知,组织相关证监局对辖区内部分债券发行人开展专项现场检查工作。现场检查范围包括:

  一、类平台发行人;

  二、主要业务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发行人;

  三、其他应收账款占比较大的发行人;

  四、2015年年报审核过程中发现较大问题需进行现场核实的发行人。

  根据债券部今日公布的专项现场检查工作时间表,9月仍处于发行人自查期,发行人在自查过程中发现违规问题的,如果情节轻微并及时采取了整改及补救措施,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处罚。对于不认真自查,或者继续隐瞒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从严处理。而对于承销商而言,积极督促发行人、勤勉尽责尤其重要。

  从10月8日至11月30日,监管部门将进行现场检查。培训官员表示,监管层关注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身的诚信问题,将严格执行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研究进一步完善簿记建档等方面的制度。

  今年已约谈13家券商

  据监管人士今日在培训现场透露,针对公司债券承销及受托管理,今年已约谈了13家券商。

  券商在承揽公募债(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过程中,存在尽职调查核查不到位、信息披露质量存在重大问题、跨市场申报、前后多次申报等监管套利行为。

  而在承揽私募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过程中,券商依然存在尽职调查核查不到位问题,如无核查意见,核查内容不全面,极其简单,简单罗列核查结论,无论据支持等问题。

  “加强公司债券存续期管理”,是监管层对券商提出的重点要求,券商需要抓紧加强制度建设和组织保障,加强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受托管理人职责。

  在防控公司债违约风险方面,监管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区分市场和监管责任边界,以引导各方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渠道处置债券违约风险,同时重视发挥司法救济作用;强化发行人、投资者等主体的责任,同时以中介机构为主要抓手。

  未来监管将重点关注“房地产、市政建设、产能过剩”等行业公司债券发行情况。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将关注房地产企业三、四线城市项目的销售情况及去化情况、土地储备情况信息披露,募集资金用途和规模合理性核查。

  “发展与风控并重,依法从严全面监管”成为公司债监管理念及原则,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

  1.建立信息披露规矩,全面强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体系;

  2.以风控为导向,建立债券市场分类审核、分类监管制度;

  3.申报即纳入监管,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实现全流程监管;

  4.注重存续期营理,以受托管理人为依托,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

  5.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协作配合,形成“五位一体”的监管体制。

  债券违约风险日益突出

  自去年以来,公司债券市场规模显著增长。据证监会债券部统计,2015年累计发行公司债2.16万亿,是2014年(4174亿元)的5倍;其中,非金融企业发债9096亿元,是2014年的5.6倍,公开发行方式6199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债发行额累计7030亿元,同比增长约340%;其中非金融企业发行额6335亿元,同比增长约1880%

  但依然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发行人结构性问题。2016年上半年,发行人行业集中在房地产、综合行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发行量占比分别为34%、16%、13%和11%。类平台企业发行量占比为24%。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四类产能过剩行业合计发行量占比不足3%。

  二是与银行间市场相比市场体量依然偏小。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量4.84万亿元,占全市场9.29%。

  更需要值得重视的是,债券违约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据证监会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场有35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228亿元,超过2014年和2015年违约债券金额。交易所违约主要发生在私募债市场,有11只,合计88亿元。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均出现违约,其中地方国企违约金额最大。

展望公司债券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仍将继续拓宽发行人群体覆盖面,持续推动央企,国企发行公司债券;继续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创投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创新创业债;引导符合条件的PPP特别目的公司发行公司债券。

  展望公司债券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仍将继续拓宽发行人群体覆盖面,持续推动央企,国企发行公司债券;继续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创投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创新创业债;引导符合条件的PPP特别目的公司发行公司债券。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