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苏宁云商(行情002024,买入)等电商上周接到通知,电子商务税制改革将于下月8日在广州试点。同时有媒体透露,广州海关将在新政实施当天正式上线海关总署制定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统一版通关平台,其他海关或将于此后3个月内上线。跨境电商课税新政渐行渐近。
目前,我国有10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分别是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天津、福州和平潭。试点多年来,几大试点保税区在政策执行上虽有所差异,但共性都是以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简称“行邮税”)对跨境电商征税,特点是需要纳税的是进境物品,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合二为一,设有单独的税率表,根据物品类别的划分,设有相应的单一的进口税率。
而课税新政的主要内容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再按行邮税计税,税额50元以内的免征优惠也将随之取消;个人单笔交易限额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额2万元,限额内交易免征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减免30%征收;超出限额的部分,按一般贸易方式征税。这项政策的推出,意味着部分电商通过“恶意”拆单的小聪明来避税,将失去政策依据。
当下出台跨境电商课税新政,是为了课税政策与飞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形势对接。令人称奇的是,眼下一面是传统外贸寒流阵阵,一面却是跨境电商热浪滚滚。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逾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去年上半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2万亿,同比增长42.8%,其中进口占15.2%,出口占84.8%。目前我国主要跨境电商平均年增长率在40%左右,其中跨境零售增长率达40%至50%。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类别主要为经营手机、配件、服装、电子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为大量中小微企业出口提供了便捷通道,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然而,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税收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既然跨境电商是国家鼓励的大方向,必然会上升到国家层面,对其征税应设立新税种,行邮税终究只是个“试验品”或者“临时过渡品”。作为过渡,课税新政在目前行邮税税率的基础上提高30%至50%,既区别于目前的行邮税,又有异于一般的贸易税,税率水平介于两者之间,既可缩小两者的差异,又能鼓励传统进口企业转型,向电商方向发展,大力促进跨境电商,成为未来驱动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新动力(爱基,净值,资讯),以补外贸短腿。
跨境电商课税新政也是为了调节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之间的税负不公平。对跨境电商课以行邮税,是当时税制不完善情势下的权宜之计。海关总署规定,行邮税以商品实际销售价格作为完税价格,参照行邮税税率征收。应征税额在50元(含50元)以内的予以免征,如果征税额超过50元则按实际税额征收,税款部分直接进入海关指定账号。但是,几年试点下来,行邮税50元以下的免税额度导致这种清关模式下跨境电商的缴税率过低。假设要购买价格为100元人民币的进口奶粉,现在奶粉最惠国进口关税率约为4%,增值税17%,消费税10%,货物税=关税4元+增值税17元+消费税10元=31元,按一般贸易进口计,价格为货物100元+货物税费31元=131元。而在跨境电商平台购买100元人民币的奶粉,按行邮税率计算是10元,行邮税应征税额低于50元免收,而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据海关总署规定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则总的奶粉价格还是100元。这就导致大量进口商品分拆后通过电商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既规避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也少缴或不缴行邮税。这不仅会造成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间很大的不公平,还会造成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之间的税负不公平。
跨境电商课税新政的另一种诉求,是为了引导消费升级。据专家测算,缴税额50元以下的商品免征行邮税,按进口食品类征收10%行邮税计,购买单笔499元进口食品就不用缴税(49.9元),而且行邮税率按四个档次征收,这就使商家只想卖10%至20%税率的母婴、食品等免税商品,致使消费者大量抢购进口纸尿片和奶粉等,而其他进口商品无人问津,消费结构呈畸形状态。另外,个人单笔交易限额1000元的规定是十多年前定的,早已跟不上发展需求,应予以取消,以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改善外贸供给侧。
从一定程度上说,行业进入门槛比以前下降,有利于全行业在公平机制下充分竞争。因此,跨境电商课税新政明朗化后带来的直接效应是监管体系的成熟,未来保税仓和保税物流不再是少数大型电商平台独享的地盘,更多口岸、具备监管条件的监管区都可开辟保税进口业务,这对各中小电商来说,会增加短期成本,但长期则是利好。
从长计议,跨境电商课税新政将引导行业“从乱到治”。在供给侧改革的大势下,消费升级值得期待,以跨境电商在商品价格和品质上所拥有的优势,在课税新政之下,整个跨境电商市场有望进入机制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轨道。
(作者系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