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地方政府别总挖空心思去救市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4-11-18 11:49:28

  沈阳推出购房补贴对购不起房的市民的确有失公平,而且大户型补得多也欠公允。政府的每一项公共政策出台,都应该约束好权力边界,更应照顾公平正义,地方政府莫要“顾此失彼”。

  据央视财经报道,沈阳推出最新的16项房产新政,最引人关注的要数购房补贴政策:90平米以下的给予30元每平米补贴,90到144平的补贴50元每平,144平以上的补贴150元每平米。 签署购房买卖合同之后,市民在办理房产证时就可以得到补贴款。

  进入11月,天是愈发冷了,估计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冷清程度不会比天气好到哪里去;否则,地方政府就不会如此焦急地燃起冬季楼市的供暖“一把火”,如此“重手”地推出包括购房补贴在内的16项房产新政。在沈阳市冬季房交会期间,该市政府推出了新一轮的房产新政,其中包括:鼓励被征收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延迟土地出让金缴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可按实际开工面积进行缴纳等16项优惠政策。此中,最令外界关注的焦点是,对居民购房进行差别购房补贴。人民网在此前相关报道时曾称,“这是沈阳市继放开限购以后,对房地产市场力度最大的刺激政策”。

  一问沈阳“房产新政”:“救市说”还能否认?

  今年6月,针对沈阳楼市陷入的“去化不畅”、“开发延迟”、“拿地放缓”的低迷情势,沈阳对外宣布了全面取消购房限购政策。当时有地产机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沈阳新建住宅库存量远超京沪,去化需要22个月。之前沈阳宣布取消住房限购政策后,沈阳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沈阳取消限购,没有提出给予购房者相应财税补贴,并非是救市。那么,如今推出“购房补贴政策”,按照同一逻辑,“救市说”应该是可以成立了吧!

  二问沈阳“房产新政”:如何寻找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过去“以限治房”的房控思路的确与市场作用相悖,而放松限购、限贷则有利于市场回归,这个可以肯定。这次沈阳“房产新政”,则把“救市”向纵深演绎,除延缴部分土地出让金等刺激房市政策,连给予购房者相应财税补贴这个“老套路”也被纳入,甚至在补贴时还大套从优;那么,一系列政策真的是落实以市场调节为主吗?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髓,如今市场作用却屡被当成“万能筐”,啥都想着往里装。其实不止是沈阳,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在出台刺激房市的文件条文里,都“依例”安上这么一条大口号:“让房地产市场回归一个健康的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笔者注意到,2014沈阳冬房会期间,新华房产记者发了题为《对话佟晶石:沈阳房地产没有泡沫很理性》报道。这位市领导如是表示,沈阳楼市平稳,沈阳房地产没有泡沫很理性,明年沈阳房地产市场发展走势会持续健康的发展。对此,公众难免发出这么一个疑问,既然沈阳楼市平稳且“没有泡沫很理性”,明年还将持续健康发展;为何还要出台房产新政16条?要让市场主导,政府为何还要伸长“政府之手”, 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怎么能充分发挥呢?

  地方政府忙着挖空心思去救市,还不如早点把心思放在转型上面。地方应努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主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下大力气培育稳定的、可持续的新经济增长点,否则就难以彻底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三问沈阳“房产新政”: 救市政策会不会“顾此失彼”?

  对于沈阳的分户型的差别化购房补贴政策,有网友评论称“沈阳的救市政策,堪称最奇葩的,号召沈阳市民抢购140米以上的大宅子,这不明显劫富济贫,政策有失公允!”也有不少网友质问,买房补贴谁给的权力?有何法律依据?有的人认为,“现在楼市低迷,政府出手相救无可厚非,但要拿老百姓的纳税钱补贴给那些购房者,对那些不购房或购不起房的市民公平吗?救市顾此失彼乱作为”。

  笔者认为,沈阳推出“大户型大补、小户型小补”的购房补贴政策,应该与该市房地产市场不同户型的库存积压状态有关。购房补贴对购不起房的市民的确有失公平,而且大户型补得多也欠公允。政府的每一项公共政策出台,都应该约束好权力边界,更应照顾公平正义,地方政府莫要“顾此失彼”。需要指出,房地产的适当调整,其实有益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对于行业本身来讲,市场作用与公平原则比所谓的救市政策更有助于楼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