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国资系平台蓝金所日前曝出逾期问题。据新快报记者调查了解,该平台借款公司过于集中,还在官网大肆宣传已经上线资金存管系统,但此系统却并非与银行合作的存管系统。有投资人透露,今年1月开始,该平台多个项目出现逾期。半月前,蓝金所刚被演员唐国强上演了一出宣传“打脸”。
公司被投资人“闹”到关门
蓝金所于1月14日发布逾期公告。公告显示,蓝金所决定于2017年1月13日至2017年3月1日期间,针对平台已逾期的借款企业,在其未能还清平台投资人的借款本金、利息等的情况下,蓝金所将不再为其审核新的借款标的。同时,针对已逾期的借款企业和标的,蓝金所在公告中进行了简要的处理说明。
有投资人透露,今年1月开始,该平台多个项目出现逾期。然而,这份公告并没有阐述平台逾期问题的实际内容。没有明确说明逾期的金额、标的、借款企业等信息,对于如何还款,投资人补偿等更是没有详细说明。只是称“将督促借款企业按借款标的的利息进行展期,以借款标的的利息给予补偿”。与此同时,蓝金所官网已停止发标。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蓝金所位于深圳的运营公司已经“关门”,记者致电该公司客服得到的回答是,由于投资人上门“闹”,导致工作人员没办法正常工作,因此关门,“我们在家办公,平台仍一切正常运行”。
有投资人告诉新快报记者,该平台的借款人主要集中在唐山、蚌埠地区。据记者统计,目前尚在还款状态的80多个标的中,仅唐山某贸易公司就一共发布了58个标的,涉及金额为3235万元,而蚌埠某科技公司发布了12个标的,涉及金额为881万元。记者粗略估算,仅仅这两家公司大约占据待收金额的八成左右。
根据监管规定,同一借款公司在同一家平台借款金额上限为100万,这样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借款公司过度集中所造成的风险。
陷入“自担保”嫌疑漩涡
2016年12月20日,蓝金所在官网发布的《牵手唐国强的蓝金所,国资背景迎来发展的春天》文章中,多次提到“牵手唐国强的蓝金所”,文末处还称“蓝金所与《龙之战2》合作众筹一亿拍摄资金,同时牵手主演唐国强,自此蓝金所成功迈入了电影供应链金融圈”。此前据多家媒体报道,2016年7月,唐国强与蓝金所总裁饶德仁签订了众筹投资《龙之战2》电影1亿元的协议。
12月29日,唐国强就在其微博上发了一则《律师声明》,指“唐国强与P2P平台蓝金所并无任何业务合作事宜,网贷投资客户与蓝金所的网贷投资所产生的一切风险都和唐国强本人无关,唐国强保留追究相关单位的法律责任”。记者昨日查询发现,唐国强个人微博上的《律师声明》已被删除。
不仅宣传被“打脸”,蓝金所还陷入了“自担保”的舆论漩涡。
官网信息显示,蓝金所为中国正信集团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注册资本5000万元,成立于2015年9月,主要业务为供应链金融。
此前在其官网的“关于我们”一栏中,蓝金所提到,所有标的由正信国创(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提供连带保证责任担保。值得注意的是,工商信息显示,正信国创(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正是中国正信。新快报记者发现,近日该信息已经被撤下。
据去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也就是说,央行明确P2P网贷信息中介的地位,并且强调平台自身不得进行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