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公司新闻>

阿里携富士康14亿布局情感机器人

来源:长江网 时间:2015-06-30 09:46:47

  阿里携富士康14亿布局“情感机器人”

  长江商报消息 各投7亿元入股日本软银机器人公司, 业内称机器人或能缓解用工荒难题

  本报记者 张齐琪 实习生 杨玲玲

  机器人专家余绫欢子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不得不依赖机器人帮助的时代。”然而,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我们更期待的,无疑是像《超能陆战队》里大白那样的情感机器人。如今,日本软银集团旗下机器人控股子公司(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简称SBRH)研发的Pepper,或许能让这个愿望成为现实。

  6月18日,阿里联合富士康向SBRH分别战略注资14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2亿元)。根据协议,阿里巴巴、富士康将分别持有其20%股份,软银则持有SBRH60%股份。

  阿里、富士康和软银为何联合投资机器人?Pepper又是一款怎样令人惊喜的产品?25日,阿里方面回应长江商报记者,机器人产业的广阔市场是阿里考量的重要因素。

  这是一个有“情感”的机器人

  在日前举行的pepper发布会现场,软银CEO孙正义提出了自己对机器人的期许:“机械式的机器人今后还会有市场需求,但我们想制造出来的,是能够理解人心,能够与人沟通的机器人,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去年,3台Pepper机器人曾在加利福尼亚州波莫纳举办的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进行展示。今年2月,软银集团向开发者发售了300台Pepper用于功能应用开发。 6月20日Pepper启动量产,1000台Pepper面向普通消费者发售,一分钟后便宣告售罄。这是一款怎样的机器人?孙正义表示,“我们赋予了这个机器人心脏和情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Pepper高约121厘米,重约28公斤,与一个低年级小学生的个头差不多,身上配备有10.1吋触控屏幕。机器人头部装有一个麦克风、两个摄像头和一个3D传感器,对人的表情、声调到喜悦及愤怒等感情均可识别,并且可根据人类情绪进行反应。所以被称为全球首个具备感情的机器人。

  与工业、服务业上已经普及的“机器人”不同,Pepper不擅长清洁打扫,不适合煮饭烧菜,也没有车间作业能力。不过,它配备了语音识别技术、呈现优美姿态的关节技术以及情绪识别技术,具备人类能理解的最直观的感官系统:声觉、触觉以及情感系统。

  目前已有近200款情感应用在Pepper身上上线。比如,Pepper日记可以在家庭活动中拍照留念,还可以写日记,像智能影集一样储存家庭成员的回忆。此外,有着似人外形的Pepper还具备基本的手部功能:展示中,Pepper可以递出一包纸巾,还能从纸巾盒中抽取纸巾并递给附近的人。

  当有人走近时,它乌黑发亮的大眼睛会盯着这个人看上一秒钟,舒展一下自己的身体,就好像在环顾四周。然后它会停下来,抬起一只手打招呼,并做出请人靠近的手势。

  在发布会现场,Pepper大胆向观众提问:“你们觉得我可爱吗?”当从观众那里得到答案“当然可爱了”时,它开心地回应道,“太好了,我太高兴了!”

  阿里缘何联合富士康投资?

  投资SBRH是阿里布局机器人产业的第一步。阿里的这一举动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日前阿里回应长江商报记者称,机器人产业的广阔市场是阿里考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比如我国就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提出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是其十大领域之一。发达国家也纷纷推出以机器人作为支撑的制造业复兴规划,包括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和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等。

  马云本人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在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DT(Data Technology)数据时代。”未来,机器人产业有望在医疗、公共服务、研究和智能家庭等方面成为催化科技突破的关键领域,它的广泛应用将为产业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发明带来新的变革。“工业时代把人变成机器,DT时代则把机器重新变成了人。”

  那么,富士康为什么联手阿里玩起机器人了呢?毋庸置疑,和“伙伴”一起找机会,比自己独自寻觅要轻松许多。此前,就有消息称富士康和阿里巴巴正在商谈联手在印度投资一家印度的电商公司 Snapdeal,投资总额将达到5亿美元,完成投资后Snapdeal的估值将达到50亿美元。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郭台铭与马云一起投资机器人,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款机器人的代工订单,有望落到富士康工厂”。

  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诱惑

  “目前中国机器人的存量大约占世界整体存量的10%左右,排在日、美、德、韩之后,但每万名产业工人相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与前四名差距显著,提升空间巨大,这是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主要原因。”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纪军红教授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机器人在制造业,尤其是汽车、电子行业等行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服务行业的贡献目前还不能和制造业相比,有待时间检验。”同时,纪军红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对于人们担心的机器人犯罪,根本不是问题。如同开枪的是人,不是枪本身,交通肇事的责任也在司机,不在汽车。“何况,目前情感机器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水平,还都比较初级。”

  对“人工智能的过度开发导致其威胁人类的生存”的担忧为时尚早,但机器人抢夺人类饭碗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

  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手机系列连接器、屏蔽件和超精密五金端子及模具的技术企业。该公司正在推进的“无人工厂”计划,使无人机械手的应用可以压缩工人高达90%以上。

  业内专家认为: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简直就是制造业不用预测的未来。但同时,机器人的出现也缓解了普遍存在的“用工荒”难题。

  “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到人工智能市场在未来会发展成为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但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没有人能够准确地下定论。”纪军红说,就目前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都还十分低端,主要集中在工厂里的机械手臂,或者家庭自动清扫机器人,这些设备还谈不上人工智能。

  对此,中航工业信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多元的,从生产线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再到情感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很多维度,但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在机器替代人,处于低水平重复的现状。

  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产业应用创造的产值为1.7万亿到4.5万亿美元;2014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称,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25%以上,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2025年,机器人应用创造的产值为1.7万亿到4.5万亿美元

  ●目前中国机器人的存量约占世界整体存量的10%左右

  ●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率达到25%以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