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限购和消费升级,自主品牌在京的生存压力骤增。中瑞辰退市,仅仅是现实的冰山一角,更令人担忧的是,它是否会成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那张牌?
特约记者戈珍珍发自北京
6月15日,位于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亚市”)的北京中瑞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奇瑞4S店(下称“中瑞辰” )店内空无一人。
作为奇瑞进入北京市场的第一家店,也是亚市唯一的自主品牌4S店,中瑞辰在今年6月选择退网。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9个月下跌的大背景下,这个消息显得尤为刺眼。
奇瑞方面对中瑞辰退网一事秉持回避态度,加上其他奇瑞4S店的沉默应对,令外界不禁猜想,奇瑞是否要减弱对北京市场的投入。而记者就奇瑞对北京经销商的政策扶持咨询了奇瑞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但对方称不知道奇瑞对北京市场的政策支持,拒绝接受采访。
随着限购和消费升级,自主品牌在京的生存压力骤增。中瑞辰退市,仅仅是现实的冰山一角,更令人担忧的是,它是否会成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那张牌?
退网
6月15日,记者来到亚市,眼前的中瑞辰店面原有的logo标示已经被全部拆除,仅剩玻璃外墙上粘贴的宣传画,整个店铺外围已经搭建起脚手架,侧门处只有一块两米见方的泡沫板写着售后搬迁信息。
记者曾试图联系中瑞辰的相关高层,但对方一直没给予回复。
据了解,早在4月30日,中瑞辰就已经搬出了亚市。据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瑞辰从今年5月份开始停业退网,但投资人并没有选择退出亚市,现在正在进行装修,未来将专售进口皮卡车。
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4月30日,中瑞辰搬迁出亚市,将店铺转租给庆红销售公司,用来销售进口皮卡。记者就中瑞辰是否参与进口皮卡的销售一事联系了中瑞辰相关人员,但对方并没有给予回复。
中瑞辰的售后服务地址则搬迁至昌平区白庙村原搪瓷厂院内。“中瑞辰的钣金车间本来就在搪瓷厂院内,再加上亚市车太多,地方小,车主每次维修都很费劲,客户维修满意度一直因为场地原因不太高。所以现在售后全部搬迁到这片地区,场地也挺大,足够满足客户售后需求。” 中瑞辰一名售后经理对记者说。
据其透露,目前该店的售后盈利并未受到退网的过多影响,“2013年,单算我们店,就有1.2万台次的售后记录,售后这块,我们的盈利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从亚市原奇瑞4S店旁的比亚迪销售人员处了解到,从2003年-2011年,中瑞辰在销量上一直表现不俗。它是奇瑞第一家年销量突破100辆和1000辆的单一经销商,并数次获得过奇瑞全国的销量冠军。甚至于,头几年北京市场的奇瑞车有80%都是由中瑞辰的销售贡献。然而,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受北京限购政策影响,包括奇瑞在内的很多自主品牌车企销售都有明显下滑。中瑞辰也没能逃脱大环境带来的影响。
“干不动了。”颜景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记者从中瑞辰在网站上的促销信息了解到,从2014年初,中瑞辰就开始清除库存,抛售新车。据亚市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到4月30日之前,大概还剩余7辆新车没有卖出,全部转交亚市二级经销商代卖。
新品投放掣肘
尽管限购和消费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但中瑞辰退网所折射出来的,更有奇瑞企业本身的问题症结。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奇瑞新车布局次数较少,特别是2014年春节期间,尽管车市有小幅的增长,但是由于奇瑞对经销商的新车供应一直没有跟上,导致有市无车的尴尬局面的出现。据统计,相比2012年推出的7款新车,奇瑞在2013年仅有5款新车上市。由于“回归一个品牌战略”等因素,奇瑞向市场导入新车的速度相较之前有所放缓,但这种“放缓”与眼下中国市场“新品不断”的主流趋势有所相左。
2013年,奇瑞位列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的第14位,在自主品牌销量中排行第四。而在2012年,奇瑞的销量则高居自主品牌的首位。2013年上半年,奇瑞同比下降18.20%,而到2013年底则为同比下降19.68%,下半年的表现也没有弥补上半年的下滑。
在渠道拓展方面,据市场咨询公司新华信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奇瑞经销网点有922家,截至2014年1月份,奇瑞一级经销网点有519家。
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华琼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奇瑞计划2014年国内销量到36万辆,同时对20%的经销商进行“末位淘汰”。据了解,2013年奇瑞单车成交价格比2012年上升近1万元,达到5万元,在2014年,奇瑞汽车计划将单车平均成交价提升到7万元左右。在完成产品调整之后,2014年奇瑞主销车型将由2013年的20款精简为8款。产品结构大幅优化,奇瑞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溢价能力也将随之获得提升。“2014年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维持这些产品和保证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证经销商的盈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瑞辰退网这件事情其实很正常,像广本、长安福特在京的经销商都有退网的现象。”
随着合资品牌价格和渠道的同时下探,自主品牌面临的局面也愈发严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6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8.06万辆,环比下降2.7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51%,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5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9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3年9月份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第9个月下降。
罗磊认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纵深发展,各城市之间的消费阶梯也逐渐趋于明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限购的政策影响下,消费者购车的行为更趋向于选择品牌高端的车,自主品牌在京的销量逐渐减少,并且销量下降比较明显。“自主品牌的低端车型向三四线市场转移会比较容易发展。”他对记者说。(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