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降低超100%关税:关税战没有赢家,迎历史性转折

2025年05月12日 19:06:13  来源:综合
 

  2025年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宣布达成重大经贸协议,双方同步削减对彼此商品加征的关税,综合降幅均超过100%。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持续多年的中美关税战迎来关键转折,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综合税率从145%大幅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则从125%下调至10%。此次调整覆盖新能源设备、消费电子等民生领域,91%的加征关税被彻底取消,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行业的24%关税则暂停实施90天,仅保留10%的基准税率。分析认为,这一举措将显著降低两国企业的贸易成本,提振消费者信心,并缓解全球供应链压力。

  尽管短期利好明显,但协议中暗含的“观察期”条款引发关注。复旦大学教授张家栋指出,双方仅暂停而非永久取消部分关税,科技封锁、产业补贴等核心分歧仍未解决。例如,半导体和生物医药领域的24%关税若在90天内未达成进一步协议,可能重新恢复。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已公开批评协议“牺牲制造业回流成果”,预示后续谈判可能面临政治阻力。

  从历史脉络看,此次协议是中美博弈的阶段性成果。特朗普政府多次提出分级关税方案,试图将对华商品分为“安全”与“战略”两类区别征税,但最终未能实现。2025年初,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曾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呼吁美国尊重规则。此次双方以对等降税达成妥协,既避免了一方单方面让步,也为后续磋商留下空间。

  国际社会对协议反应积极。日内瓦会谈后,全球主要股市应声上涨,大宗商品价格趋稳。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表示,此举为多边贸易体系释放了“重建信任”的信号。不过,部分欧洲国家担忧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可能削弱其市场地位,欧盟委员会已表示将评估协议对自身产业的影响。

  协议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了中美经济的高度依存性。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仍达7600亿美元,尽管关税壁垒高企,但产业链的互补性使得“脱钩”难以实现。中国在稀土、新能源等领域的优势,以及美国在科技、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迫使双方在博弈中寻求平衡。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指出,此次协议或成为两国从“对抗”转向“竞合”的起点。

  展望未来,90天的“观察期”将成为新一轮博弈的焦点。中国商务部表示,将推动取消全部加征关税,并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称,将密切关注中国在产业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进展。分析人士认为,若后续谈判破裂,关税战可能局部回潮,但全面升级的概率较低——双方关税已接近“无累加余地”,且持续对抗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性远超收益。

  这场历时多年的关税战证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单边制裁无法解决结构性矛盾。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所言,“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随着中美超100%关税的削减,两国经贸关系迈入新阶段,但真正的考验仍在于能否将短期妥协转化为长期共赢的机制。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