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引发市场对全球锡供应链的广泛关注。此次地震虽然震中并非锡矿主产区佤邦,但其对锡矿运输和复产计划的影响不容忽视。地震可能导致矿山塌方、设备损毁以及人员伤亡,短期内增加矿区停产风险,同时道路损毁可能阻碍矿石运输及出口,进一步加剧全球锡供应紧张局面。
作为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或地区,缅甸锡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12%,其中佤邦贡献了90%以上的产量。此次地震对缅甸北部山区的交通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可能延缓复产进程。尽管佤邦工业矿产管理局宣布于4月1日举行曼相矿区复工复产座谈会,但复产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可能推迟1-2个月,这将对全球锡供应产生显著影响。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缅甸地震短期内可能推升锡价上涨。数据显示,沪锡主力合约在地震消息传出后迅速拉升,尾盘收于282290元/吨,涨幅达0.81%。伦锡价格也出现上涨,三月期锡价一度突破6.35万美元/吨。此外,由于刚果(金)Bisie锡矿停产事件叠加,全球锡原料供应本已处于紧张状态,此次地震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对锡供应短缺的担忧。
从长期来看,全球锡市场供需缺口预计将持续扩大。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球锡供应缺口预计超过2万吨,若佤邦复产不及预期,缺口可能扩大至3万吨以上。下游需求方面,光伏模块安装需求激增、欧洲电子制造业复苏以及印度的再生金属发展均推动了锡的消费增长。然而,库存持续去化和需求强劲可能使年内锡价保持高位运行。
尽管缅甸地震对锡矿复产构成一定阻碍,但市场对锡价的短期上涨情绪较为乐观。然而,投资者需警惕情绪化波动带来的风险。分析师建议密切关注缅甸矿区的实际受损情况及复产进展,并结合其他地区锡矿供应动态进行综合判断。此外,国内锡矿勘探开发的加速推进也被视为缓解全球供应压力的重要手段。
此次地震不仅凸显了缅甸在全球锡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暴露了锡矿运输和复产计划面临的脆弱性。未来锡价走势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地震后续影响、复产进度以及下游需求变化等。投资者需保持谨慎,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合理配置资产。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