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持续深化,千万元级罚单频现彰显强监管态势

2025年02月14日 13:00:10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2025年2月14日,据中证报讯报道,随着金融强监管态势的持续深化,千万元级罚单频现已成为今年金融监管的一大特点。截至2月13日,今年金融监管部门已披露1000余张罚单,罚没金额累计超过3.5亿元。这一系列大额罚单不仅反映了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表明了金融监管“长牙带刺”的决心和力度。

  今年初,金融监管部门便开始密集开出多张大额罚单,释放出强烈的强监管信号。例如,人保财险、泰康在线等机构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罚超千万元。此外,银行机构也因信贷业务违规、内控管理不力等问题受到重罚。这些罚单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等,显示出监管部门对金融领域顽疾的精准打击。

  金融监管总局在最新一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中明确指出,对于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影响金融安全的“关键人”以及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监管部门将坚决予以打击。这种“双罚制”(即对机构和个人同时处罚)已成为常态,进一步提升了违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罚单不仅数量多,金额也普遍较大。例如,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因理财、贷款业务违规被山西银保监局开出1710万元罚单,其分行原行长等7人也一同受罚。这表明监管部门不仅对机构进行处罚,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体现了“应罚尽罚”的原则。

  金融监管的高压态势不仅体现在罚款上,还体现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全面覆盖。监管部门重点关注股东行为、高管履职、关联交易、负债业务、大额授信等多个领域,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零容忍。例如,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机构检查局在专栏之弦中强调,要持续强化检查能力建设,确保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的“长牙带刺”也体现在对支付行业的严格治理上。支付行业因反洗钱问题频发而成为监管重点。例如,2024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因反洗钱问题被罚金额高达数十亿元,显示出监管部门对支付乱象的根治决心。

  金融监管的高压态势还体现在对证券市场的严厉打击上。证监会近年来加大了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最高处罚金额接近1亿元。这些举措不仅震慑了市场上的违法行为,也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金融监管的“长牙带刺”还体现在对地方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督上。例如,厦门国际银行因信贷业务违规被厦门银保监局开出千万元罚单。这表明监管部门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减,特别是在房地产贷款等高风险领域。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的持续深化,不仅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体现了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和强化的趋势。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科技手段的应用,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