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融基.金融研究院:咱家欠了多少钱?中国居民负债率分析

2019年06月26日 11:51:14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在本文开篇之时,我们对读者轻轻地发出三个小问:

  第一,电话、抖音、朋友圈……,无论何时,您是否常遇到广告:“需要贷款吗?”

  第二,“月光族”“欠钱消费”的年轻人,有没有让您觉得很潮、很时髦呢?

  第三,您是否也在忙于“多办几张信用卡、多注册几个网贷平台”,以满足资金周转呢?

  一、居民债务:狂飙十年

  “相当大比例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难以维持的水平。”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中国居民当前的高负债发出的担忧和警告。

  1、触目:居民负债率已达54.3%

  央行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8年,我国居民负债率从不足18%上升至53.2%,10年间共上升35.3个百分点,年均增幅3.5个百分点,到2019年一季度末,居民杠杆率再创新高,达到54.3%。

  2、惊心:房贷增长8倍多

  从央行公布数据来看,我国居民贷款余额在2008年仅有5.7万亿,到2018年已增长至47.88万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25.75万亿元,占居民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4%,这就意味着,我国居民背负的沉重债务中,有超过一半是房贷。

  如果从消费贷款角度计算的话,2018年底,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余额是37.8万亿,而住房贷款占比68%,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居民用于消费的贷款,有超过2/3是在消费房子。

  二、居民负债暴增:背后的真相

  1、消费观念“大换代”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勤俭节约、存钱备用”这些本已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正在雪融,正在向“不存款、敢借贷”的超前消费观念转变。

  加上这些年来CPI的攀升,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使得 “不贷白不贷,有钱也要贷”理财观的盛行。

  再加上网贷平台、电商巨头、社交媒体推波助澜,鼓舞年轻人通过消费贷款“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于是就有了“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的浪潮涌动。

  2、资金获得“零门槛”

  大家都在为互联网向家庭生活的植入载歌载舞的时候,我们不经意地看到,正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才使得“有穿有戴”“有车有房”如此的轻松。

  然而,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银行贷款不再是唯一选择,我们可以从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互联网分期平台等很快获得贷款。小额、短期、低门槛的贷款业务年年井喷。

  同时,风险也在迅速集聚,衍生出“裸贷门”、信用卡套现、“套路贷”等黑色产业链等乱象。大量低信用人群进入了信贷市场……

  3、收入增长“拖后腿”

  如果居民的收入增速能跑过债务增速,那么,大家可能就不会如此恐慌,可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债务增速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高于可支配收入增速,并且这个差距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接近90%。究其根本,还是收入远远跟不上房价的快速上涨。房价“五年乘以三”的剧情不断上演。

  三、高负债之下:难以承受的剧痛

  1、“社会焦虑症”

  对于许多夫妇来说,往往是耗干整个家庭的积蓄“凑够”房贷的首付,然后踏上二三十年的还贷之路。每个月工资一发,先拿出一多半给银行。然而,需要花费的地方实在太多:

  “不敢生”,2018年新生儿比2017年下降200万;

  “不敢病”,一场大病可以让许多家庭回到解放前;

  “不敢老”,需要上百万才能基本保证退休后衣食无忧……

  沉重的房贷压力之外,还有高昂的生育和教育成本、难以承受的看病费用和养老成本,让整个社会陷入在焦虑之中。

  2、金融风险“再添变数”

  居民个人除了向银行借贷外,还会向亲戚、朋友、小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还有向商城分期购物等等。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真实负债率是要高于官方统计数据的。这些紧绷的债务链条断掉一环,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我们将要面临的可能就是重大的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

  互联网等金融市场的恶性竞争,让大量个人信用和偿债能力低下的人群进入信贷市场。从官方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消费贷款不良率快速攀升,信用卡逾期不断加剧,这对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发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国金融系统风险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3、“破罐破摔”的社会问题

  2018年8月,一起“90后滴滴顺风车司机抢劫杀人案”震惊全国,据公安机关侦查,该嫌疑人在网络上的借贷平台欠下大量债务没有偿还的能力,于是就想在开滴滴顺风车业务的时候抢劫女乘客的财物。

  类似这样的“悲剧、血案”俯拾即是。以贷还贷、拆东补西,最终导致“破罐子破摔”的极端人群产生,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讨论一下各种观点

  相比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居民债务问题更难以解决,它所带来的次贷危机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对策的开放式研讨。

  1、观点一:通过“收入上涨、房价上涨”来降存量负债

  很早就有学者提出,面对房债高企的状况,应该采用超发货币的方式,一方面使居民收入上涨,另一方面让房价上涨,使得存量房债被稀释,达到快速降负债率的功效。

  这种办法可能会加速我国经济的衰退,从债务增量上来看,居民的杠杆不仅得不到降低,还会继续上升。过去十年的事实或许胜于任何雄辩。

  2、观点二:大小城市同步发展、区域经济平衡论

  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居民平均负债率之所以太高,都是因为一线城市房价太高导致。如果大小城市均衡发展,让大家在三、四线城市也能获得理想的发展平台,那么大家就会从一、二线城市逐步撤出,全国房价就会均衡,同时,加上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的房子负债率也就不会逐年攀升了。

  这种观点似乎忽略了一个前提,这就是资源都是稀缺的。例如,政策资源、资金资源、教育、医疗资源等等,都不可能按需配置。区域与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常态逻辑。

  3、观点三:一手压房价、一手涨工资

  这种观点很好听,很有学理的逻辑。其实现须打破“房价只涨不跌”的刚性预期。

  就从老百姓投资角度看,当前除了房子,好像没有更好的投资产品,这种情况下,只要涨工资,人们还会继续买房,就会推高房价,由此加上更多的负债。

  再者,由于房地产业行业和一、二、三产业的特殊关联性,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已经悄然成为很多区域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绑架了新郎、绑架了银行、绑架了政府的说法不绝于耳。因此,其落地似乎颇有难度。

  4、我们认为,降负债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要降负债,首先必须吸取美国鼓励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导致经济金融失衡的教训。同时还要认识到,房地产过度金融化、房价过高已成为居民降负债的最大拦路虎。所以,各级政府下大力气,通过廉租房等手段,真真正正地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最为关键。

  这应该是考验各级政府是否执政为民、执政为国的试金石。

  结束语:

  说来说去,似乎当前从上到下、从学者到官员,都还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期待着大家在留言中给我们些启发。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

  2、《“月光族”成年轻消费者标签 “欠钱消费”时髦吗?》.半月谈,2019年4月.

  (客户宣传稿件,图文均由客户提供,仅供参考)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图说热点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