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 城市不再“摊大饼” 内涵式发展成新方向

2025年07月23日 23:23:14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再次强调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明确指出中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将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不再以“摊大饼”式扩张为唯一路径,而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特色发展和治理投入。

  过去十年中,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部署和承诺逐步落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病频发以及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传统的“摊大饼”式城市扩张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次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相较于以往侧重于“宜居、韧性、智慧”的提法,新增了“创新”“美丽”“文明”三个维度,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的全面升级。

  在城市更新方面,会议强调要通过“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来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这六个建设分别对应“富有活力”“舒适便利”“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崇德向善”“便捷高效”,主体是城市,落点是人,是人民城市理念的具象化表达。例如,武汉近年来在城市更新方面不断探索,从2004年启动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到2021年成为全国16个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之一,并于2023年发布《武汉城市更新行动方案》,通过保护历史风貌、优化基础设施、推动产业转型等方式,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不仅是对旧有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功能的重新布局。过去,城市扩张往往依赖于房地产开发,而如今,城市更新更注重存量资源的盘活与提升。例如,厦门在2015年就推行了“开发边界”制度,划定城市开发的范围,避免无序扩张,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这种做法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从全球范围来看,城市扩张的趋势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东京都市圈通过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了点状和线状结合的扩张模式,既保障了城市发展的连通性,又避免了过度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这种发展模式为中国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政策层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还提出要划定“五条线”,即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的边界,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这一政策要求城市建设必须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例如,北京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强调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避免一刀切式的规划。此外,城市更新还需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国有企业、上市企业、民营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多方合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城市更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成都近年来在城市更新方面采取了组团式发展的策略,通过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G60科创走廊等,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然而,城市更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正如瑞安市的经验所表明,城市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科学有序推进城市发展。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摊大饼”到“存量更新”,城市发展的重心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增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未来,城市将成为人民生活的美好家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