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若离开新东方 倒闭也不回,“决不回头”的人生抉择引行业震动

2025年02月08日 15:57:40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2025年2月7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对话节目《酌见》中抛出惊人言论:“如果我离开新东方,哪怕它倒闭了,我都不会再回去,否则人生就变得没劲了。”这一表态迅速引发舆论哗然,不仅因其决绝的态度,更因俞敏洪与新东方长达数十年的深刻绑定——从一间小平房到教育巨头,他亲手缔造的帝国若真面临危机,创始人“撒手不管”的选择无疑撼动行业。

  回溯新东方的创业史,俞敏洪的坚韧与魄力曾是企业的生命线。上世纪90年代,他从北大辞职白手起家,初期面临资金匮乏、师资短缺等困境。据其回忆,曾因缺少英语教师,他日夜苦背词典亲自授课,硬生生将新东方从“单词大山”中扛起,逐步发展为年培训数十万学员的教育龙头。这段历程被外界视作中国民营教育崛起的缩影,而俞敏洪的“创业者”标签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俞敏洪对人生意义的理解近年发生转变。他在节目中坦言,生活的价值在于“探索未知,挑战自我”,而非固守舒适区。离开新东方后若重返旧轨,将失去前进的动力与快乐。这一观点与其近年转向阅读、写作、游历等个人追求的轨迹相契合。他多次强调,人生的选择需“坚定而有意义”,正如当年离开北大创业一般。

  值得关注的是,俞敏洪的“放手宣言”背后,暗含对新东方抗风险能力的自信。自2003年非典后,他坚持在公司账上预留巨额资金,确保即使突发倒闭也能全额退还学费、支付员工遣散费。截至2022年,这一“保命钱”已超200亿元,且被俞敏洪称为“不可触碰的底线”。然而,此次表态显示,即便财务安全无忧,他亦决心与企业的命运彻底切割。

  节目播出后,舆论迅速分裂。部分网友理解其“追寻自我”的诉求,认为俞敏洪为新东方奉献半生,有权开启新篇章;另一派则担忧,创始人“划清界限”可能动摇投资者信心,甚至引发内部动荡。业内人士指出,新东方近年经历教培行业剧变,从K12业务收缩到转型直播电商“东方甄选”,俞敏洪虽力挽狂澜,但此番言论或暴露其对企业未来走向的复杂心态。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二十年前,罗永浩因薪酬争议与俞敏洪公开决裂,直指其“铁公鸡”作风;如今,俞敏洪的“不回头”宣言,似乎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新东方“去个人化”的挣扎。从《中国合伙人》的激情到现实中的分合,这家企业始终在创始人光环与制度化治理间摇摆。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俞敏洪的选择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向。当教培巨头从野蛮生长步入存量竞争,创始人的进退成为观察行业生态的窗口。而俞敏洪的“不留退路”,既是对个人生涯的重新定义,亦是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坦然接受——或许正如他所说:“成功是被包裹的虚幻,真正的成长来自面对失败的勇气。”

  未来,俞敏洪或将更多聚焦文化传播与公益领域,而新东方能否在其“缺席”中完成蜕变,仍是未知数。唯一确定的是,这位“教育狂人”的每一次转身,都在为中国民营经济写下注脚。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