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平台:《消费金融行业洞察报告》发布,三大要素决胜行业未来

2019年01月24日 15:58:14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日前,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撰写发布了《消费金融行业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

  报告显示,消费金融行业潜力巨大。2018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78.5%。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消费金融,目的就是进一步通过消费金融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消费升级。报告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的规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报告之所以对未来消费信贷市场保持信心,主要是源于以下四个驱动因素:消费升级、“千禧一代”消费观念的改变、短缺的供给以及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报告预计,到2020年,消费支出的结构将进一步改变,非生活必须品的支出将上升至43%。供给层面,传统的金融市场由银行主导,由于仅能覆盖至白领和高净值人士的优质客群,大量长尾端客户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典型用户如大学生和年轻蓝领人群,而这两类人群的数量和消费需求恰恰都是非常庞大的。

  与此同时,报告在对消费金融行业进行深度分析后指出,合规经营、场景深度融合和加强风控能力建设将成为决胜未来的三大要素。

  首先,合规经营是前提

  自2017年开始,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和监管政策的出台,让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将“合规”视为生命线。强监管对大型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业务也产生了影响,BATJ巨头呈现了去金融化的趋势。

  行业的加速洗牌,对于具有牌照优势、早已纳入正规监管体系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无疑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2018年上半年的年报数据,也证实了多家持牌消金已经抓住了这一有利因素迅速成长。

  其次,场景融合是增长点

  自2015年起,消费金融中的重要分支:“场景+分期”就被各大媒体看好,并被赋予了无限期许。与场景相结合,获客成本更低、风控更容易控制,而且是商户、消费者、金融机构三方共赢的局面.

  研报指出,场景类消费金融风控业务的着力点是“B+C”模式,一方面要加强B端的筛选能力,提出并建立B端评级指标及选择标准,加强持续监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强大的对C端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包括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将信贷资源通过正规渠道放给真正有需要、有还款能力的好客户。

  第三,加强风控是核心

  报告指出,消费金融是以征信为基础的金融活动,但我国人行征信覆盖人群有限。根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止2016年9月,人行共有2,927家接入机构,收录自然人8.99亿,其中仅4.12亿人有信贷记录。由于消费金融客群的逐步下沉,传统的风控体系无法满足众多无人行征信人群的信贷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云等技术为消费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客户在非金融场景下的行为轨迹,包括线上线下的购物行为、出行行为、社交行为等,以及客户在金融机构的申请行为,可以综合判断客户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有效补充了传统基于人行征信报告判断风险的不足。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百融金服旗下的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榕树从诞生之初,就着重在上述三个方面发力,探索出了一条极具借鉴意义的发展之道。

  合规发展方面,榕树作为产品融合平台,在遴选机构和产品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对于金融机构的准入机制有很明确且严格的设限,所有接入榕树的产品,必须是持牌、且合规的产品。

  目前,已经有包括光大银行、万达金融、百度金融、国美金融、数禾科技、玖富金融等近100家金融机构进驻榕树。这些优质机构共同营造了榕树平台合规发展的良性氛围。

  场景融合方面,借助于百融大数据分析能力,榕树可以分析不同用户的行为轨迹,包括偏好、风险等,从而在具体的场景中,将相应的产品推介给用户。

  加强风控方面,榕树平台自始至终将风控放在核心位置,在营销推广的过程中,并不急功近利,而是通过“风控前置”的办法,从营销端开始,就对用户进行精选用户在榕树平台注册账号后,平台能够基于用户提交的基本信息资料进行资质预审评级,实现多维度、更加客观地对进入榕树的用户给予信用预判。大大提高了优质用户与平台合作机构的触达率和需求匹配率,降低合作机构的风险。

  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上述三个要素其实是一个整体。这是因为,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合规”即意味着在风控方面具备足够的意识和能力,而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既是获客的有效途径,也是把控用户质量、降低坏账风险的有效办法。如何做到三位一体,正是金融服务机构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