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主角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李嘉诚

2017年10月11日 14:22:04  来源:和讯名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世事如棋,强弱无恒,得饶人处且饶人……

  作者丨毕亚军 美编丨刘彦潮

李嘉诚做塑胶花生意时,曾与一家英国贸易商做生意。

  李嘉诚做塑胶花生意时,曾与一家英国贸易商做生意。

  这家公司的老板告诉李嘉诚,因为海关作业流程的需要,每笔货款都要暂扣30%在贸易行,等到最终结算后才能一并退还。

  李嘉诚知道这是对方找借口卡自己,但他没有更多选择,只能忍气吞声地跟对方合作。

  不料,这老板却变本加厉。

  1950到1957年,这老板一个铜板都没退给李嘉诚。被扣下的钱比长江公司的资本金还要大几倍,给李嘉诚的周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忍无可忍,李嘉诚给对方下了最后通牒:六个月后不再接受这样的订单。

  之后,英国老板把七年的暂扣款全数退还。

  虽然拿回了这么大一笔钱,但李嘉诚一想到这7年的心酸,就对这老板简直是恨之入骨。

  然后,两人渐渐没了联系。

  然而,世事如棋,强弱无恒。几十年后,一封从英国寄给李嘉诚的信,却将往事再提。

  写信人说自己在英国报纸上看到香港企业家李嘉诚成为巨富的消息,于是致问:

  你是不是那个曾经和我做过生意的Mr. Li KaShing?

  对方还表示,如果是,他希望重游香港,再见一见李嘉诚,但自己年岁已大,生活窘迫,还请李嘉诚能够赞助他往返的差旅。

  收到信的李嘉诚,顿时想起欺负自己的那个英国人。在心里说,好,你自投罗网,我就再见你一面,谈谈你当年把我害得有多惨。

  通常,李嘉诚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是让人搭头等舱。一住进酒店,就会送花送酒致意。但对这个人,他告诉秘书,全部都免了。

  李嘉诚回忆,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个人,如今已是不堪入目的落魄与沧桑,连行走也已不便。

  原本,李嘉诚还想责备责备,但这般情形让他瞬间释然、继而同情和感叹。“他见到我很紧张,一句话都不敢讲。我也是很受触动,马上去扶他,不知怎么开口说话。后来就安排秘书,酒啊!水果啊!快点送过去。”

  多年后,被问到为何要把“仇人”当“贵宾”,李嘉诚回答:

  你看到他好惨,而我很好,后来听说,他回去后一年就过世了。

  当年他好狠,我好惨,如今他好惨,我很好,这就是冥冥中的人生的公平和不公平。

  

1970年代,莫斯科人民银行为强攻新加坡市场在当地大肆放款。刚从印尼到新加坡不久的黄鸿年也从该行得到一大笔授信。

  1970年代,莫斯科人民银行为强攻新加坡市场在当地大肆放款。刚从印尼到新加坡不久的黄鸿年也从该行得到一大笔授信。

  合约履行中,莫斯科人民银行却在没有缘由,也未有告知的情况下,将黄鸿年公司的信用额度砍了下来,造成他开出的票据不能兑现。

  黄鸿年是印尼顶级财团金光集团的第二代,其父黄奕聪曾多次位列印尼首富。

  莫斯科人民银行不讲信用,让自己失信于人,这让黄鸿年非常恼火,年轻气盛的他决定起诉银行。

  这个消息震惊了初到新加坡的莫斯科人民银行,因为黄家在东南亚商界的影响,银行若输了官司一定形象大损。于是,他们请来自己的顾问,也是一位商界前辈向黄鸿年说情。

  “他告诉我,年轻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就算告赢了,也是赢了战役,输了战争。大家会认为你这个人太危险,动不动就告银行,将来还有哪个银行敢借钱给你。”

  黄鸿年认为前辈说得有理,取消了上诉请求,银行也向他和生意伙伴道歉了事。

  然后,他和这家银行再无联系。

  将近20年后,黄鸿年得到一个和李金耀联手收购新加坡“联合工业”的机会。李金耀是李光耀的弟弟,当时还是“联合工业”的主席。

  收购共需1亿元新币左右的资金,但黄鸿年没有那么多现钱。李金耀给了他一个主意:找莫斯科人民银行借。因为,李金耀刚好担任着莫斯科人民银行新加坡分行的法律顾问。

  莫斯科人民银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维克多· 格拉先科就在李金耀的隔壁办公,二人于是径直来到维克多· 格拉先科的办公室。

  结果让黄鸿年大感意外。

  这个维克多· 格拉先科,正是黄鸿年20多年前放了他一 的那个维克多· 格拉先科。

  “5分钟就OK了。他告诉我说,黄先生,当初你放过我们了,我们现在一定帮助你。”

  “没想到多年后我又碰到了这家银行。”黄鸿年感叹道:

  “你说,这是不是因果相循呢?所以,我对佛教里的因果相循有深刻的体会。”

(责编:晴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