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的一则重磅消息引爆舆论。当日,万达集团与融创中国发布联合公告称,万达以注册资本金的91%即295.75亿元,将西双版纳等地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并由后者承担项目的全部贷款;万达同时出售给融创的,还有北京万达嘉华、武汉万达瑞华等76个酒店,价值335.95亿元。
这笔交易累计金额高达632亿元,创下国内房地产并购规模的最高记录。两大巨头"联姻"引发持续、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交易条款中"万达通过指定银行向融创发放296亿元三年期贷款后,融创方向万达支付295.75亿的最后一笔收购款",引发外界关于"万达借钱给融创收购自己"的猜测。
网易财经梳理资料并综合多位分析师的观点获知,首富王健林旗下万达商业回归A股的对赌大限将至,在房地产企业IPO停滞的障碍下,卖掉前述投资周期长且盈利不佳的"重资产",既能优化财报数字,又能摘掉房地产商的帽子,有助于加快IPO步伐。
而一直擅长通过并购获取土地的"白衣骑士"孙宏斌,此番"赌上一把",在一次性获得万达旗下大规模土地之后,有望使融创登上国内房地产龙头之位,并借机挺进觊觎已久的文娱产业。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商业地产人士指出,两个原生基因完全不同的巨头的合作,免不了产生摩擦,目前看似"双赢"的局面,未来也不排除会出现"双输"的可能。
万达急于回归A股狂甩包袱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国内IPO提速的大背景下,万达未能如愿步入A股,而下半年面临IPO脚步放缓,再加上房地产公司IPO发行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万达商业回A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万达此次出售资产给融创,在于摘掉"房地产"标签,向轻资产转型,增加尽快回A的可能性。
数据显示,自2009年进军文化旅游产业以来,万达在国内文旅项目上总共投资近5000亿元,截至目前已正式启动16个文旅项目,此次却一次性出手了其中13个,包括7月4日才刚刚启动的昆明万达城。
尽管投资额巨大,且被王健林寄予"击败迪士尼"的厚望,但实际上,万达在文旅项目上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据网易财经此前报道,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开业近19个月便因游客数量低迷暂停营业;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截至2015年6月30日亏损3.4亿元;而万达曾计划投资500亿元打造的大连金石滩文化旅游项目,则早于2014年前后便流产。
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对网易财经表示,万达出售文旅项目实则是在"甩包袱",卖出去的这些文旅项目很多还在项目早期,在未来需要大量的投入;已经开业了的项目,也并未取得非常出众的成绩。王健林虽然之前叫板迪士尼,但那主要还是为自己造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万达出售的13个文旅项目中,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等亏损大户并未在列。黄文杰表示,像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这样的项目已经比较成熟了,土地方面的开发空间不大;武汉中央文化区的运营在业内看来并不成功。而目前出售的项目中,有的刚开业不久,有的还处于开发早期,新的合作者进来之后,未来的发展仍有想象空间。
执惠旅游创始人刘照慧亦分析指出,前述出售的万达文旅项目虽是优质资产,但是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慢,导致负债率比较高,在整合运作方面会形成不少压力。
一个细节或可窥见万达急于甩掉包袱之迫切心情。7月11日融创发布的公告显示,632亿元对价中,有296亿元是来自万达委托银行发放的贷款。这种"卖方融资"模式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万达借钱给融创是变相为其提供"分期付款"的便利,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出手旗下资产提供便利。"一个铁了心要卖,一个想买(但)缺点钱",于是便有了如此交易设计。
万达火速甩掉这些文旅项目和酒店资产的包袱后,一个直观的好处在于降低负债率。
7月10日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曾对媒体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万达商业计划今年内清偿绝大部分银行贷款,负债率将大幅下降。万达商业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其目前的资产总值约为6947亿元,负债总额约5047亿元,负债率达72.6%。
此外,万达商业还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为回归A股签署的对赌协议。
媒体爆出的万达商业私有化募资推介书显示,万达商业计划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上市。如果公司在退市满两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内地主板市场上市,大连万达集团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10%和8%的利息。
证监会公布的IPO信息显示,万达商业2016年年底现身IPO队伍,拟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距今已近两年。截至今年7月6日的最新数据显示,万达商业排在第65名,状态为"已反馈"。而根据公开报道,在2个月前,万达商业就排在第60名。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国内IPO提速的大背景下,万达未能如愿步入A股,而下半年面临IPO脚步放缓,再加上房地产公司IPO发行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万达商业回A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万达此次出售资产给融创,在于摘掉"房地产"标签,向轻资产转型,增加尽快回A的可能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分析指出,万达转让非核心资产的主要原因应该和回A受挫有关。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万达上个月债券出现恐慌性抛售,可能影响了流动性,也可能会对其未来融资和发债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转让非核心资产对提高流动性有帮助。
融创获得土地和项目控制权
黄文杰表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只有规模化才能站稳脚跟。对于融创来说,如何比别人更快地获得土地储备,说到底并购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张大伟也认为,融创利用在房地产市场中高端产品的溢价能力,通过股权投资获得相对低价的土地,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的。2017年上半年融创销售能够突破千亿,就是这一战略的结果。
万达急于走轻资产路线而甩下的这些包袱,对于融创来说,或许是个具有高附加值的"大礼包"。黄文杰对网易财经表示,现在地产商拿地越来越难,尤其是大宗地块。而融创接盘万达这些项目,更多的正是看重其中的土地储备。
此次双方交易的主要资产,万达的13个文旅项目,分别位于广州、成都、济南、合肥、无锡等一线、二线城市。根据公告,文旅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合计约为5897万平方米,其中可售面积约为4973万平方米,约占总建筑面积的84%。
知名券商野村发布报告称,文旅项目交易作价约为700亿元,包括296亿元现金及约400亿元债务承担,意味着每平方米平均成本约为1180元。野村预料,项目总计可售资源约7700亿元,其中约有6600亿元仍未出售。预期因土地成本极低,净利润率可逾20%。
而酒店方面,这次交易的76家酒店中,3家位于一线城市,26家位于二线城市,47家位于三线城市。野村报告称,76家酒店总建筑面积合计约为320万平方米,总房间数约2.29万间,作价336亿元,意味着每平方米平均成本约为1.03万元。
融创一直擅长通过大规模并购获得土地。据融创2016年年报披露,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融创发起多达16次并购,涉及资金逾595亿元。
黄文杰表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排名前十的房企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总销量占比上升,每年的增长率惊人。只有规模化才能站稳脚跟,所以迅速扩大规模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对于融创来说,如何比别人更快地获得土地储备,说到底并购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张大伟也认为,融创利用在房地产市场中高端产品的溢价能力,通过股权投资获得相对低价的土地,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的。2017年上半年融创销售能够突破千亿,就是这一战略的结果。
鸭血之战背后:后起之秀巴奴“叫醒”了海底捞? “一碗鸭血,让海底捞和巴奴的“暗斗”变成了“明争”。 都说后起之秀巴奴“叫醒”了海底捞。可是,海底捞真的“醒”了吗?” 鸭血之争 海底捞和巴奴在局部市场的“贴身肉搏”,早已不是新闻。但两个品牌第一次通过官方渠道公开“针锋相...【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