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哪吒2》续命的影院再次面临闭店:行业反思与未来出路

2025年04月14日 07:16:00  来源:中网资讯娱乐
分享到: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票房神话背后,中国影院行业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复苏期。然而,随着《哪吒2》热度的逐渐消退,影院经营困境再次显现,许多影院因缺乏稳定的影片供给和多元化运营模式,再度陷入闭店的窘境。

  今年春节档,《哪吒2》凭借超百亿票房成为现象级电影,为影院注入了久违的活力,甚至让一些濒临倒闭的影院起死回生。例如,贵阳越界影城凭借IMAX-GT厅的高上座率,春节期间每天放映6场,吸引了大量观众,单日票房一度达到42万元,月票房突破400万元。然而,随着春节档的结束,影院的经营压力重新显现,许多影院开始面临亏损和闭店的威胁。

  清明档的票房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档票房仅为3.77亿元,同比去年减少一半,影院入不敷出的现象愈发严重。自3月以来,全国已有至少15家影院宣布闭店,包括北京的UME影城(华星店)和CGV长沙麓山店等。这些影院的关闭,不仅反映了行业对爆款电影的依赖性,也暴露了影院在缺乏优质内容支撑时的脆弱性。

  业内人士指出,影院的盈利模式过于依赖单一影片,尤其是像《哪吒2》这样的爆款电影,这种“输血”式的经营模式难以长久。春节档后,影院的票房收入大幅下滑,许多影院的日常运营成本难以覆盖,部分影院不得不选择停业或转手经营。例如,杭州德信影城和兆阳国际影城因经营不善已暂停营业。此外,一些影院因租赁合同到期而被迫关闭,如北京的UME影城(华星店)。

  影院的困境还与行业整体的低迷有关。2025年春节档后,全国影市进入淡季,缺乏高质量的国产大片填补市场空档。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的电影市场缺乏能够引发广泛共鸣的优质作品,商业类型片和重工业大片的投资回报率低,导致影院难以吸引观众。此外,影院的硬件设施升级和运营成本持续上升,也加剧了经营压力。

  面对行业危机,影院需要寻找新的生存之道。业内人士建议,影院应探索多元化发展,如引入亲子活动、艺术电影展映和经典电影重映等,以丰富观众的选择,提升影院的吸引力。此外,影院还需加强与周边商业的联动,通过举办主题影展、衍生品销售等方式,增加非票收入,缓解经营压力。

  然而,影院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业内人士指出,影院的转型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而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支持大规模的扩张。未来,影院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于创新的运营模式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哪吒2》的热潮虽然为影院带来了短暂的生机,但行业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影院的未来生存之道,需要从业者、观众和资本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行业的振兴与繁荣。在“后哪吒时代”,影院如何在内容创新和运营模式上进行突破,将是决定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