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河南多地遭遇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干旱程度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魏国强介绍,当前河南旱情为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豫东、豫南地区旱情尤为严重。持续的高温和极端天气导致多地地下水位下降,秋作物播种面积中缺墒面积占比达20%,受旱面积超过10%。旱情对秋粮生产,尤其是玉米和花生的产量形成关键期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严峻的旱情,河南省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调水、打应急井、财政补贴、调动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投入抗旱浇灌等措施已全面展开。然而,补水难点在于水库存水量减少、打井深度增加,以及农田水利设施与农业需求不匹配。此外,部分地区已出现“龟裂的大地”景象,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尽管政府和民众积极应对,但旱情仍持续加剧。据媒体报道,河南多地已出现40年未遇的旱情,部分区域连续30天无有效降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3℃,气象监测站点中41%达到重度干旱等级,局部甚至出现特旱。农民反映,干旱高温导致作物只能用井水灌溉,近一个月已产生两千多元电费,且无法彻底浇透。
在抗旱一线,各地政府和民众积极行动。洛阳、漯河、驻马店、周口等地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已发布人工增雨准备公告,中央气象台也在为河南“祈雨”。此外,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消防队伍出动20余人,携带大流量排水车和水泵等装备,奔赴周口市开展抗旱送水工作。政府下拨抗旱资金支持打新井、修设备,但这些措施远水难解近渴。
尽管旱情严峻,但希望尚未完全破灭。气象预报显示,8月6日起河南将迎来对流降雨,持续月余的高温有望缓解。然而,农技专家提醒,局部地区旱情仍将持续,需密切关注。此外,河南作为中国粮仓,其旱情不仅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也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河南此次旱情是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堪称“历史级的农业危机和破纪录的气象灾难”。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挑战,加强水资源规划、完善水资源调度手段、提高抗旱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