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汛期来临之际,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防汛救灾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类涉汛谣言、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干扰救援秩序,误导公众判断。为确保防汛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公安部网安局联合各地网警部门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涉汛网络谣言,筑牢抗洪救灾的“数字堤坝”。
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通报,7月以来,全国多地网警部门已查处编造传播汛情谣言案件120余起,行政处罚85人,刑事拘留12人。专项行动重点监测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网络空间,对“某地水库溃坝”“地铁被淹伤亡惨重”等不实信息进行快速溯源打击。网警提醒,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请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网警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例如,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通过“首都网警”网上巡查执法平台,依托“网警志愿者”队伍,累计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1.5万余条,涉及诈骗、淫秽色情、网络赌博、吸贩毒、谣言等。这些志愿者不仅包括普通网友,还有IT精英、专家学者和网站管理者,他们借助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检测设备,协助网警对全市已备案的4.5万余个网站开展安全检测,检测发现1.8万余家网站存在安全漏洞隐患19.2万余个,有效降低了网站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抗洪救灾。例如,邢台市红十字会主动对接、争取到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二批防汛救灾物资,包括1000条棉被、650个家庭包连夜发往信都区、南和区、临城县、任泽区,用于四个县(区)安置点群众安置工作。市公益服务协会、襄都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满载着爱心人士、单位、企业捐赠的爱心物资,分别送往宁晋县河渠镇中学安置点、河渠镇政府、大曹庄镇政府和信都区将军墓镇。这些物资的及时送达,为受灾群众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各地救援队伍也展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专业性。例如,邛崃监狱在面对暴雨灾害时,迅速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对监狱进行汛期风险排查,并制定管控防范措施。在洪水来势汹汹的情况下,电站职工积极开展防汛演练,准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并24小时值守,确保机组设备安全。在洪水最危急时刻,电厂厂长王业春果断命令机组全部退出运行,并将地势最低的3号机断电,拆卸起吊至安全高度,最终成功保障了电站人员和设施设备的安全。
此外,各地还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例如,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警务大队联合学校开展“网警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生动案例和通俗语言讲解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强调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青少年应增强法治意识,文明安全上网。深圳网警也在警营开放日中,通过《网安天下》特色板块,为现场观众提供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盛宴,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抗洪救灾与网络安全并重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例如,怒江州在面对强降雨引发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各级党委、政府预先部署工作,联合行业部门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提前6小时和提前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独龙江乡党委、政府提前组织6支党员突击队驻守隐患点,及时转移安全隐患区域群众159户751人,在灾难来临前守护了独龙江人民生命安全。
在这一过程中,各地还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例如,福贡县马吉乡木加甲村驻村队员李丽皇在步行回村途中遭遇泥石流,千钧一发之际爬上路边石墩得以逃生。遇险后,她顾不上身上的伤痛,一面与村干部及防汛人员取得联系,一面劝阻前往危险区域的村民,成为灾难面前最美的“逆行者”。
在抗洪救灾与网络安全的双重任务下,各地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和普通民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无论是网警部门对网络谣言的严厉打击,还是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的无私援助,都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正如公安部网安局所呼吁的:“防汛抗灾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谣言如同隐形洪水,消耗的是生命救援的黄金期。守护清朗网络空间,就是筑牢防汛的数字堤坝。”
在2025年汛期,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筑牢防汛救灾的“双堤”——既要有坚实的物理堤坝,也要有坚实的数字堤坝。网警部门的辛勤付出,社会各界的无私奉献,共同为抗洪救灾保驾护航,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与希望。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