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葫芦岛银泰水星海洋乐园的一则关于“洗手费”的新闻引发了广泛讨论。该景区的公共卫生间洗手池需通过扫码支付使用,收费标准为每15秒0.3元。这一做法不仅让游客感到困惑,也引发了公众对景区商业化行为的质疑,甚至涉及法律层面的争议。
从视频内容来看,游客在使用洗手池时,必须扫描张贴在水龙头下方的二维码,进入名为“趣互联”的收费平台,系统显示每次使用时间为15秒,费用为3角钱。该平台被描述为一个物联网自助设备流量聚合平台,商户可在此注册账号、绑定设备,并设定商品套餐和价格,实现远程操控。据客服透露,该平台已为国内70多个景区的扫码用水项目提供服务。
对此,网友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这种收费方式过于商业化,破坏了游客的游玩体验,甚至可能损害景区的口碑。也有部分人表示理解,认为适当收费可以约束游客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然而,无论持何种态度,大多数游客都表示难以接受这种“洗手也要花钱”的做法。
景区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收费项目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并表示会将游客的诉求上报给管理层。然而,也有观点指出,景区在做出此类决策时,应更加谨慎地考虑其对品牌形象和游客好感度的影响。毕竟,景区的首要任务是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而不是通过“抠门”手段增加收入。
从法律角度来看,律师尹玉指出,景区将公共卫生间洗手池设置为扫码收费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根据《旅游法》和《价格法》,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景区的收费行为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法律上对这类收费服务平台也有明确的监管和规范要求,平台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收费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游客而言,如果对景区的收费行为存在异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维权。例如,向景区管理方、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诉讼解决。这些渠道为游客提供了保障自身权益的途径。
尽管景区表示收费项目已持续一段时间,但这一做法显然与大多数游客的预期不符。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景区若想吸引游客,除了提供优质的服务外,还需要在细节上做到人性化和合理化。否则,类似的“洗手费”事件可能会再次引发公众的不满,甚至影响景区的长期发展。
辽宁葫芦岛银泰水星海洋乐园的“洗手费”事件,不仅是一次关于景区收费的争议,更是一次关于旅游服务理念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景区也应注重游客的体验和感受,避免因小失大,最终损害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