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灭蚊next level:放蚊子吃蚊子,生物防治新战法打响

2025年07月31日 07:11:1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在广东,蚊虫防治早已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而是演变成一场融合科技与智慧的“灭蚊大战”。7月30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张东京带领的师生团队,奔赴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蚊治蚊”实验。他们释放的并非普通蚊子,而是华丽巨蚊的幼虫,这种“灭蚊尖兵”能够捕食伊蚊幼虫,从而有效控制蚊虫数量,为阻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筑起科技防线。

  张东京副教授介绍,华丽巨蚊是伊蚊的天敌,其幼虫的孳生环境与伊蚊高度重合,一生至少可以吃掉80-100条伊蚊幼虫,具有极佳的防制效果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华丽巨蚊的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和花蜜为食,对人畜无害,真正实现了“兵不血刃”的灭蚊策略。这一方法不仅高效,还避免了传统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事实上,广东在灭蚊方面早已走出了传统物理手段的局限,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灭蚊文化”。从“蚊香矩阵”到“蚊片”创意,广东人用各种方式与蚊子“斗智斗勇”。例如,蚊香不仅是驱蚊工具,更是一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心理战”,有的房间甚至比蚊子还多,堪称“蚊香帝国”。而在短视频平台上,广东网友还发明了“蚊片”这一新概念,记录下蚊子的千百种死法,从针刺美学到生物疗法,展现了广东人对灭蚊的极致追求。

  除了“以蚊治蚊”,广东还尝试了多种创新手段。例如,佛山在公园中投放了5200条“灭蚊鱼”,这种食蚊鱼以蚊子幼虫为食,一天能吃掉438只孑孓,成为公园中的“灭蚊尖兵”。然而,这种生物防治方式也引发了争议,有专家指出,食蚊鱼虽能有效控制蚊虫,但其作为外来物种,可能对本地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推广此类生物防治手段时,必须权衡利弊,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灭蚊技术不仅在国内领先,也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中山大学的“蚊子工厂”不仅服务于本地防控需求,还可能为其他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张东京副教授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以蚊治蚊”的技术,探索更多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生物防治方案。

  从“蚊香矩阵”到“以蚊治蚊”,广东的灭蚊策略正在不断升级。这种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创新方式,不仅有效遏制了蚊虫带来的健康威胁,也为全球蚊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态意识的提升,广东的灭蚊战或许还将迎来更多“next level”的惊喜。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