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持曾称“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少林寺迎来新住持印乐法师

2025年07月30日 01:51:0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2025年7月29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已根据《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的相关规定,经少林寺两序大众民主评议赞成,并履行有关程序,正式礼请印乐法师担任少林寺住持。这一消息在佛教界和文化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印乐法师此前曾公开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运作”,这一表态再次引发了关于少林寺商业化问题的讨论。

  印乐法师在白马寺担任方丈长达20年,期间以严谨的佛教修行和对传统的坚守著称。他曾多次强调,白马寺坚持按照佛教传统去做,不参与商业运作,不追求经济效益,而是专注于维护和传承佛教文化。2007年,印乐法师在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曾被问及“少林寺依靠商业化运作,使经济与社会效益达到双赢,您有没有这样的打算?”对此,他明确表示:“我不想评价少林寺,白马寺坚持按照佛教传统去做,更好地维护、保留、传承佛教传统、佛教文化。” 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他对少林寺商业化问题的谨慎态度,也反映出他对自身职责的清晰认知。

  少林寺的商业化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自20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以来,少林寺逐渐从一个隐秘的佛教圣地转变为一个集旅游、文化、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品牌。然而,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少林寺也面临着品牌缺失、形象模糊、知识产权纠纷等多重挑战。例如,有文章指出,少林寺的商业化缺乏明确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其形象过于笼统,难以形成统一的品牌识别系统;同时,少林寺的知识产权问题也频发,如在美国、日本、荷兰等地均有少林寺相关商标被抢注的情况。此外,少林寺的商业化还引发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纠葛,如2004年前寺门前曾有一条商业街,少林寺曾花费数亿将上万老百姓搬迁并重新安置。

  尽管如此,印乐法师的上任为少林寺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他曾在白马寺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规定僧人每周一、三、五集中学习,每月请高校专家教授讲授佛教不同宗派和文学知识,以提升僧人的综合素质。这种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做法,或许将成为他未来在少林寺管理中的重要方向。

  印乐法师的上任也标志着少林寺在管理理念上的一次转变。他强调“不评价商业化”,并非否定商业化本身,而是希望少林寺能够在保持佛教本质的同时,合理利用商业手段推动文化传播和发展。正如他所言:“佛教不仅是磕头烧香这点事,而应是更高层面的文化传播,作为禅宗祖庭,少林寺必须承担起这一重任。” 这种理念与少林寺近年来的“文化输出”战略不谋而合,即通过武术、禅宗、文化交流等方式,将少林寺的文化价值传播到世界各地。

  然而,印乐法师的上任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少林寺的商业化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历史背景。其次,印乐法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管理团队和工作体系,以应对少林寺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此外,他还需要在少林寺内部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恢复其作为佛教圣地的神圣性与纯洁性。

  印乐法师的上任为少林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他强调“不评价商业化”,并非否定商业化,而是希望少林寺能够在保持佛教本质的同时,合理利用商业手段推动文化传播和发展。未来,印乐法师能否在少林寺的管理中实现平衡与创新,将成为佛教界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