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降雨量下至全国第一,突破历史极值,数据刷新近期的降雨记录

2025年07月29日 11:23:1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7月29日早高峰期间,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对市民的上班通勤造成了明显影响。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从6时至7时,全国降水排行榜前十名中,北京占据六席,其中朝阳区的降雨量达到22.2毫米,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近期的降雨记录,也引发了公众对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关注。

  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北京市气象台持续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据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玮介绍,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26日下午至7月29日凌晨,雨势逐渐加强,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暴雨和大暴雨。截至7月28日24时,北京市平均降水量已达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这一极端降雨量已显著超过北京地区140年来记录到的最高值,成为有仪器测量以来的最大降雨量之一。

  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北京市各级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市防汛指挥部在7月27日14时启动了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丰台区、通州区、朝阳区的防汛蓝色预警响应,并在15时50分联合市水务局发布积水内涝风险提示,明确指出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和通州五区存在稍明显积水风险。同时,市排水集团迅速启动防汛二级响应,76座雨水泵站全部开启运行,累计抽升雨水23.9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部分区域的积水情况。

  尽管采取了多项措施,但仍有部分路段出现积水现象。例如,朝阳区京通快速路辅路八里桥地铁站西北侧、金家村铁路涵洞、西店记忆路铁路涵洞、豆各庄中路、分钟寺桥、博大路与外环铁路立交桥、十八里店桥等处均出现积水,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对此,朝阳警方连夜开展救援行动,民警涉水解救被困车辆中的人员,展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担当与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强降雨并非孤立事件。根据历史数据,北京在“七下八上”期间(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降雨日数高达9.45天,几乎每两天就要有一次降雨。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抗洪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挑战。

  从气象角度来看,此次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属罕见。据研究显示,降雨量的大小不仅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可能与大气中的气溶胶含量有关。因此,科学分析降雨成因,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北京朝阳区此次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不仅是一次自然现象,更是对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一次考验。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