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降雨为何如此强盛,气象专家解读背后原因

2025年07月28日 06:42:40  来源:综合
 

  近日,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引发广泛关注。专家指出,此次强降雨的成因复杂,涉及大气环流、地形抬升、水汽输送等多重因素,是一次典型的“梅雨型”强降水过程。那么,为何本轮降雨如此强盛?我们从气象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本轮强降雨的主要推手是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北上。随着夏季的到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北移并稳定在黄淮地区,其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向北输送,使得该区域大气处于高能高湿的不稳定状态。与此同时,北方冷空气南下与加强的西南急流在黄淮西部交汇,形成冷暖空气交汇带,进一步加剧了降水强度。

  此外,来自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的充沛水汽在南海汇聚后,一路向北输送至内陆地区,为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这种水汽输送与冷暖空气的交汇作用相结合,形成了横跨千里的暴雨带,使得降水范围广、强度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降雨还受到“列车效应”和“内力”支撑的影响。所谓“列车效应”,是指降水云团移动缓慢,导致同一区域长时间持续降雨,从而造成雨量异常偏多。而“内力”支撑则指的是前期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较高,使得本轮降雨后地表径流增多,内涝风险加大。这种“重叠式”降雨模式,使得本轮强降雨显得尤为猛烈。

  从历史数据来看,本轮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均超过往年同期。例如,在湖南地区,今年主汛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9%,强降雨过程频繁,间歇期短,累计雨量大,有34天出现100毫米以上大暴雨。而在华北地区,本轮降雨也呈现出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伴有强对流和大风天气等特点。这些现象表明,本轮强降雨不仅强度大,而且影响范围广,对防洪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强降雨带来的挑战,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在湖南,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湖区超警堤段的巡查排险,协调驻湘部队、武警部队和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抗洪抢险,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在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也强调,由于主雨区高度重合且间隔时间短,本轮降雨来势迅猛,需高度重视。

  专家提醒,未来几天,湘西北地区还将有持续性降雨,需密切关注流域性洪涝风险。同时,随着气温回升,长沙等地也将进入雨季,市民需注意防范城市内涝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综上所述,本轮强降雨的成因复杂,涉及大气环流、水汽输送、地形抬升等多重因素。气象专家指出,这是一次典型的“梅雨型”强降水过程,其强度和持续时间均超过往年同期。面对强降雨带来的挑战,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预警,科学调度资源,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