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发奥巴马恶搞图 自己也出镜,追捕“逃亡”总统

2025年07月27日 16:00:04  来源:综合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掀起一场关于前总统奥巴马的“恶搞”风波。据报道,特朗普在7月26日通过Instagram及自创的社交平台发布了“奥巴马乘车逃亡”的AI制作恶搞图,图中奥巴马被描绘成一名试图逃避法律制裁的“逃犯”,而特朗普则与副总统万斯一同扮演警察,追捕这位“逃亡总统”。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特朗普在政治上的一次“反击”。

  从内容上看,这张恶搞图的创意源自数月前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关于万斯的恶搞表情包,图中万斯的形象经过了明显修改,呈现出一种夸张的“执法”姿态。与此同时,特朗普此前也曾转发过一段由AI生成的“奥巴马被捕”视频,视频中奥巴马在演讲后被FBI特工戴上手铐,特朗普在一旁笑容满面,画面极具讽刺意味。这些行为被外界解读为特朗普对奥巴马及其政府在“通俄门”事件中所扮演角色的不满。

  事实上,“通俄门”事件一直是特朗普与奥巴马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矛盾之一。2016年,17个美国情报机构一致认定俄罗斯的网络攻击并未导致美国选举结果被篡改,但奥巴马政府在后续处理中却将事件升级为“俄罗斯干预选举”,并推动了相关调查的深入。这一系列操作被特朗普视为“滥用权力”和“政治操弄”,并多次公开批评。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他选择通过“恶搞”这一方式来表达对奥巴马的不满,既是一种情绪宣泄,也是一种政治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并非首次使用“恶搞”手段来表达政治立场。早在2025年4月,特朗普就曾将白宫内悬挂的奥巴马肖像换成自己的照片,这一举动同样引发了广泛争议。此外,特朗普的长子小特朗普也曾上传与奥巴马头像饼干的合影,照片中他做出鬼脸,被网友批评为“不尊重”。这些行为表明,特朗普及其家族成员在政治表达上倾向于采用更具娱乐性和争议性的形式。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恶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政治人物和公众人物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它可能被视为一种自由表达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能被解读为对权威的挑战。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传统文化和政治人物的形象往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价值,过度的“恶搞”可能会削弱其严肃性。因此,在涉及政治人物时,如何平衡娱乐与尊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特朗普此次发布的“奥巴马逃亡”恶搞图,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闹剧”,更是其政治策略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特朗普试图将公众注意力从国内政策争议中转移出来,同时继续对奥巴马及其政府进行“清算”。尽管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但它也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态中长期存在的对立与竞争。未来,随着大选临近,类似的“恶搞”行为可能会更加频繁,成为政治斗争中的又一新战场。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