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军报揭整个战略支援部队:已研发新型作战装备(2)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6-01-15 19:00:55

      培育是方向

      ——“加速培育新质作战能力、打造新型作战力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军事技术的革命性创新。短短数十年,平台、传输、感知、控制等一系列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

中国军人

      进入21世纪,新军事革命的冲击波汹涌而来。特别是随着信息、智能、隐形、纳米等战略新兴技术的持续突破,新型作战力量成为军事能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军事强国竞争的新“宠儿”。

      面对这场新军事革命的汹涌浪潮,谁洞察先机、顺势而为,谁就能抢占潮头,赢得未来;谁思想保守、故步自封,谁就必然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

      当此之际,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果断决策,组建战略支援部队,打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并将其作为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千钧重担,历史地落在了这支部队全体将士的身上。

      围绕加速培育新质作战能力,他们确立了技术武器化、力量体系化、能力实战化的发展方向,以进入战备为指标,分阶段推进实战化能力建设。

中国军人

      记者在战略支援部队采访时看到,各级都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改革、促转型,许多摸惯了键盘鼠标的科技专家穿上了作训服、走上了练兵场。曾经束之高阁、停在纸上的科研成果,被带到了武器装备研制试验现场和部队演习训练场,成为提升新质作战能力的“倍增器”。

      创新是驱动

      ——“只有锐意创新,才能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作为一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战略支援部队把创新视为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动力之源,聚力创新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理论、组织形态和发展模式。

      当前,军事理论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军事理论的先导周期大大缩短,前瞻预测成为军事理论创新的强大生命力。新型作战力量已由过去的基于技术的“实践推动”转向更加注重基于理论的“主动设计”的新轨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