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美军终于低头承认:中国已补齐最致命短板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6-01-12 20:16:35

      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海军取得了高速发展,已发展成为拥有航母、核动力潜艇和大型相控阵驱逐舰的现代化远洋海军,无论是舰艇数量规模,舰艇总吨位,舰载武器技术水平,都已稳居世界第二名,仅次于美国海军。按照目前的造舰速度,至2020年,中国海军将拥有2艘航空母舰,18艘大型相控阵驱逐舰,11艘大型多用途驱逐舰,30多艘远洋护卫舰,6艘大型两栖舰,核动力潜艇14艘,先进常规动力潜艇40以上,能够执行远洋任务的主力水面舰数量将达到70艘以上。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海军存在的短板,除了航空反潜能力的不足,中国海军还有一个特别突出和致命的弱项,那就是远洋补给能力。目前中国海军仅拥有两代3型共计9艘远洋综合补给舰,由于中国尚没有海外军事基地,所有执行远海任务的舰船都需要通过伴随的补给舰进行保障,补给舰的重要性,就相当于空军的加油机。

中国新型万吨补给舰

      目前中国海军补给舰的数量还不够多,远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出海任务,导致海军补给舰的平均年出海时间大大高于战斗舰,以海军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在2014年以前服役的4艘093型补给舰为例,这几艘舰在刚刚进入海军服役的当月就被派往海外执行远洋任务,年出海时间都在250天左右,是目前海军最繁忙的军舰。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接触海军的远洋补给,最早是1972年海军打捞触礁沉没向阳红号货轮时临时采用的油轮改装的补给船,使用简单的舷侧补给。1980年海军为执行南太平洋洲际弹道导弹试验,组织建造了第一代905型综合补给舰,1979年12月首舰交付海军服役,该舰满载排水量21000吨,能够运送12000吨燃油和淡水。该舰是油水补给舰,弹药和干货补给能力较低。先后共建造了4艘,因当时中国海军远洋任务较少,到上世纪80年代仅留用了2艘。将三号舰改为普通油轮,四号舰在1985年被出售给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海军将其改名为“纳斯尔”号补给舰。

中国未来大型补给舰想象图

      1996年中国海军用一艘从乌克兰进口的油轮改装了青海湖号大型补给舰,排水量3.7万吨,该舰装有从俄罗斯进口的综合补给设备,技术比较先进,但缺点是航速较低,只有16节,是目前世界上航速最慢的舰队补给舰,不能跟上远洋战斗舰编队的机动速度。

      2003年中国海军开始服役新一代的903型综合补给舰,该舰的标准排水量23000万吨,具备横向、纵向、垂直和靠帮补给的能力,可两舷三向四站同时补给,补给技术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最高航速19节,补给量15000吨。目前已经服役6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