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今年3月29日和7月24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6号机组分别开工。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采用自主核电技术品牌ACPR1000。
据一财网报道,根据环保部此前公布的环评资料进行梳理,上述8台机组的总投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其中,福清核电5、6号机组总投资为382亿元人民币,辽宁红沿河5、6号机组总投资为279亿人民币,防城港3、4号机组总投资为372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在这一年有6台核电机组投入了商业运行。分别为:方家山核电2号机组,阳江核电2号机组,宁德核电2号机组,红沿河核电2号机组,福清核电2号机组,海南核电1号机组。
中国核电站施工现场
“十三五”规划:每年新建6-8座核电站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中国核电建设一度随之停滞,2011年和2014年都出现零核准、零开工的局面。因此,今年有8台机组核准、至今7台开工,可谓是一大飞跃。
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中国每年将新建6座-8座核电站,并为引进自主开发的新型核电站将投入共5000亿元资金,并称该规划将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正式定调。
中国核电站施工现场
据《中国改革报》22日报道,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透露,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规模稳步增长,预计今年年底运行机组可达30台,总装机容量2830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大陆地区在建核电机组24台,装机容量2636万千瓦,我国核电基本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行的能力。根据国务院部署的核电“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运行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未来核电项目将大跨步发展。
照此规划,到“十三五”末期,全国核电的总规模将达到在运与在建共8800万千瓦的规模,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110座以上核电站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