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俄对土耳其提出三大条件:土一句话打脸普京(3)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2-16 20:00:30

      谈及俄土危机的未来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预测称,尽管俄土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善,但两国矛盾升级显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普京和埃尔多安会借恰当时机改善关系,而不至于使矛盾进一步升级,影响两国全面关系。

      有评论指出,俄土关系的激化同时还将影响到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对IS的联合打击行动。

      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叶青评论称,目前,国际反恐合作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双重性”,反恐的工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反恐行动被各国的利益阻碍了。

      “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盘算,而不是真正地把恐怖主义作为一个共同的敌人去对抗,但现在大家反恐的算盘还处在一个斗而不破的阶段,就是各国还是意识到恐怖主义是全球共同的问题,只是在具体履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困难。”叶青说,“总的来说,应该不会爆发大的冲突,最终影响反恐的最大要素也是形势的发展和力量的此消彼长。”

      “闷头冲进去,不是中国的风格”

      那么,在这样的乱局之下,中国是否会同样踏足中东呢?

中东石油

      几乎所有在场学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杨光向澎湃新闻分析称:“中国不会采取像美国、俄罗斯那样的政策,中国是绝对不会走霸权主义道路的,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想法,而且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公开表示,中国不寻求地区主导权,在一个如此复杂的地区,中国还是会主张尊重文化多样性。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还是应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这些国家进行互利共赢的合作。”

      郭长刚也同样表达了这一看法,“闷头冲进去,不是中国的风格。中国必须审时度势,我们(在中东)没有海外基地,也没有美俄那样的能力。”

大国介入中东局势

      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则向澎湃新闻表示,在中东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条原则,一是政治解决,比如伊朗问题,最终就是通过这个途径得到解决,这是中国在中东外交领域一个很大的资产,从中国进入中东开始,就一直坚持不干涉内政,政治解决的方案,并赢得了一定的尊重。二就是坚持联合国的框架,中国需要审慎地根据中东和中国核心利益相关度来介入中东事务。

      在对待IS问题上,中国的态度也同样如此。

      孙德刚表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未对IS组织发动空袭的国家,而是主张反恐须以联合国为主体,在多边外交框架下,经安理会授权后才能采取行动。

      “反恐行动须尊重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东恐怖主义的根源是叙利亚内战和伊拉克政治重建未能完成,当务之急是解决索马里、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利比亚等国的国内危机。”孙德刚说。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