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这个团队历经3年刚完成国产新型战机改装,这位改装初期该团首位团政委,亲历了战机起飞到创造作战训练百余项“第一”的全过程。此次他作为师带队政工领导,面对未知艰险,率机务官兵长途跋涉先期抵达,强忍高原反应展开飞行保障准备。
首飞那天,时任该师副参谋长崔振杰、副团长吴正康和大队长彭礼忠驾战机呼啸着降落世界屋脊,华聚臣和机务官兵们含泪欢呼起来:“我们飞上来了!我们又创造了一个‘第一’!”“每个军人的胸膛里都高擎着一颗至高无上的荣誉之心,这荣誉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这荣誉就是战胜对手,夺取胜利!”彭礼忠的话诠释了官兵勇往直前的精神标高。
飞向更加辽阔的蓝色远方
【航迹定格】 2011年深秋某日,夜黑如墨。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数名飞行员驾战鹰刺向深邃夜空。俯瞰大地,没有一丝灯火,战机被黑夜包裹,只有发动机的低吟和仪表的荧光闪烁,提醒飞行员这是在万米高空飞行。这是成空歼-10战机首次展开高原夜航训练时的一幕。
中国歼10战机近照
2012年底至2013年春,成空歼-11战机首次执行该机型跨冬驻训任务。高原最缺氧、最寒冷的季节,官兵和装备经受着极端环境的严峻考验,战机翱翔的轰鸣划破风雪高原,为高原全时段作战又添一项探索成果。
【雪域回响】 “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回”,是成空领导对所有担负高原训练任务部队的要求;“飞得更好更远”,是执行任务官兵的至高追求。
李智,成空航空兵某团时任机务大队长,3次赴高原。2012年在执行夜航、实弹等系列任务探索过程中,他体力透支引发高烧,但每天他都是晚上输液,早晨五六点又出现在机场。在风雪高原,李智和官兵们探索并完善的《歼-11战机高原驻训保障手册》,为空军其他部队高原训练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国歼10战斗机
“打仗的事,我们不能自欺欺人!”成空驻藏某指挥所司令员蔡自华常爱说这句话。他曾带领机关业务人员踏冰卧雪数月,实地勘察并获取第一手珍贵数据。战鹰不在高原的日子,所属各场站、雷达某旅练组织指挥、练装备操作、练特情处置、练紧急拉动,也从来没有停止……
蔡自华动情地讲起一个镜头:保障新型战机首次实战轰炸训练时,时任甘巴拉雷达站站长文影,在海拔5374米的阵地上担负总值班员。恶劣气候导致痛风发作,脚疼得没法沾地。一级战备铃响起,他拄着拐杖奔进指挥室,一边吞止痛药,一边指挥保障……
“当大家把各类问号都拉直的时候,那就是胜利的感叹号。”官兵们时时记得一位空军将军进藏指挥联合演习时诗一般的鼓励。
破限,不为姿态,只为砺炼【航迹定格】 2011年春,我军首次高海拔高寒地区多兵种陆空联合实兵演习,在海拔4500余米高地展开。成空数架歼-11战机穿越云雾,呼啸而至,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