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广电总局推动电视节目自主创新 业内:山寨或流行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6-06-23 10:05:26

  广电总局推动电视节目自主创新 业内:山寨或流行

  (记者 邵希炜)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加强自主创新、引进模式管理、920时段编排等做了进一步明确。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规会对一线卫视引进海外版权节目带来极大限制,倒逼卫视从依赖版权引进转向节目原创;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政的颁布虽限制了卫视引进海外版权节目,但可能造成“山寨”综艺节目的大量出现。此外,新政的实施对象为一线卫视,并未对网络节目进行限制,因此和搜狐视频都是引进模式的大户。如今加上新政对于卫视的限制,视频网站将更加成为海外模式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引进模式,吸纳海外先进经验对视频网站在招商、营销和提高制作水准方面将有助益,或将进一步帮助网络综艺从电视综艺市场切分出蛋糕。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则表示,即使网络综艺获得较大发展,也无法取代电视综艺的地位,网络综艺的出现“只不过是不同渠道对于我们的娱乐方式的重新分布而已,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虽然在视频巨头的发力之下,网络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优质节目,但数据显示,在所有网络上播出的综艺节目中,TOP20的节目占有80%的流量。也就是说,优质网络综艺节目仍然是稀缺的。

  原创综艺节目需要好综艺编剧

  缺乏优秀原创综艺节目、山寨综艺节目的横行也不得不提及综艺编剧的重要性。

  此前,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曾采访过《我们相爱吧》总编剧柏邦妮。她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目前各大卫视的拳头综艺节目都配有专门的综艺编剧,但受到影视剧行业的影响,综艺编剧的收入普遍很低。她说:“优秀的综艺编剧是好的综艺节目所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2016年举办的中韩综艺编剧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也表示,与韩国不同,成熟、专业的综艺节目编剧在国内尚属稀缺资源,每年三四百档综艺节目的产量的中国电视市场对职业编剧有巨大的需求量,但由于目前我国的综艺大都采取季播模式,使得各个部门的专业人才很多,但是这样的模式无法培养出全能型的人才,甚至导致了许多综艺节目不选择自己创新,而是直接照搬其他综艺模式,山寨抄袭成风。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化产业教研室主任李艳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编剧收入少、地位低,都是制约“讲好故事”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我国综艺节目创新与尴尬的所在。她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包括编剧、导演在内的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并非有钱就能解决,但也要认识到没钱更难以解决。所以如何在配套的激励措施上,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积极性,确实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韩综艺编剧论坛参会专家表示,希望电视台能够实行轮岗制,使参与节目的工作人员能够熟悉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只有懂得了节目运作的过程,才能更好地从整体把控,然后渐渐学做一名合格的综艺编剧。而抄袭的问题是目前无法避免的,只能自身做到把节目做到极致,也让观众渐渐学会拒绝抄袭类节目,我们的综艺才能更好地发展。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