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晚,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实干兴邦》。
提到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优客工场创始人兼董事长、曾任万科企业(港股02202)集团高级副总裁的毛大庆指出了他们之间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1999年到2007年,这个过程中房地产(行情000736,买入)跟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健康的,因为这个阶段中国的实体经济的成长有几个特征,基数低,基础差,成长的势能猛,加上对外开放政策红利的释放,无论是GDP,人均收入,人口增速,汇率因素,全部支持房地产健康稳定的正向增长。
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到2014年,这是中国房地产最黑暗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实体经济的总体规模较大程度缩小,中国房地产总体规模集体放大。政府为了挽救实体经济,大量输入流动性,超量发行货币,因为实体的制造业和科技都没有附着,所以导致这个钱大量流入土地和房地产,刺激了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土地价格不断攀升,房地产的虹吸效应在这个阶段极其明显。可以看到这个期间内房地产跟实体经济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
第三个阶段,就是2015年到2016年,房地产商品的属性已经完全变成了金融属性,90%变成了金融属性。
毛大庆还透露了房地产业的“小内幕”,2016年房地产新房销售规模是13.4万亿,而全国新房买了15.4万亿平米,人均一平米不止,“这是正常的消费?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一目了然。”
之前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房子是拿来住的,毛大庆指出,这是国家焦虑或不安的表现。如果房子继续作为金融产品会大大吸纳流动性,会继续吸纳资金,导致的就是实体经济流动性减弱,消费端的流动性减弱,最后导致消费进一步的萎缩,这是非常恐怖的。“因为老百姓(行情603883,买入)的钱如果大量在杠杆,在房子里面的时候,消费一定是被挤压的,实体经济不用谈了,制造业更不用谈了。”
“所以怎么逆转房地产跟实体经济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