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商业银行收费行为执法指南》,明确认定商业银行多种收费行为违规,其中包括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的、在价目表外自立收费项目的等。其实,今年2月,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就已发布过《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同时配套发布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已经为规范银行服务收费,戴上过一道“紧箍咒”。然而,笔者认为,遏制银行收费乱象,单靠行政发文等还远远不够。
实际上,银行收费乱象早已是沉疴宿疾,不仅直接增加消费者负担、侵犯消费者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重拳整治,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效果不尽人意。
银行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绝,首先是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旧有体制下,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缺乏足够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想要获得发展资金,多数情况只能向银行贷款;储蓄、购买金融产品等,仍然是百姓主要的金融理财渠道;加之目前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程度极高,民营银行刚刚进入常态化审批,客户选择空间有限,因此很多客户对乱收费屡屡陷入投诉无门、投诉不便、查处不力、维权成本过高的困境,只能吃哑巴亏。
钻空子提供了机会。一些商业银行以业绩为主的考核机制,也导致一些从业人员不惜违规,误导甚至欺骗储户,牺牲客户权益换取个人业绩。
由此来看,商业银行目前的服务现状与实体经济的要求和社会期望仍有较大差距。那么,究竟靠什么来倒逼商业银行规范经营?至少应下以下三剂“猛药”:
其一,人大立法部门应健全明细法规。
全国和地方人大应及时建全、修改和完善银行经营相关法规并明确细则,其法律效力应远高于政府部门的管理规章和办法,对建立合理的银行服务收费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其二,建立畅通的投诉机制。
应明确对银行乱收费的投诉机制和机构,减少相关部门的“踢皮球”现象。有关部门特别是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应及时受理投诉秉公断案执法必严。对不作为的监管者,也应依法追责。
其三,银行破产机制应尽早实施。
央行日前发声,违规运营难以为继的银行应加快破产。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体制终成历史。只有尽快建立实施以市场之手倒逼银行业规范经营的机制,优胜劣汰、充分竞争,那些还在做着垄断梦的银行经营者们才会快快醒来。
若此,银行乱收费现象才会真正有所改观。这既关系到广大企业和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利国利民,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