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疫苗事件反思: 每个人都应成为监管者

来源:中国企业网 时间:2016-03-31 10:11:17

  持续长达5年,涉及25种人用疫苗,流向24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的问题疫苗事件,一经曝光就迅速发酵,并且在网络演绎成一场激烈的隔空对战。

  一方坚持说,太恐怖了,简直是没有人性,必须严惩不贷。要求严厉追查当事人员和监管部门的责任。

  而另一方却反驳说,问题疫苗只是失效,并不是“毒疫苗”,也不直接致人死亡,再者问题疫苗在疫苗总量里只占很小的比例,又没有死人,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并且指出问题疫苗早已存在,是“旧闻”不是“新闻”,指责对方是小题大做,制造恐慌情绪。

  那么,问题疫苗事件到底大还是不大?肯定的回答是:大。除了问题疫苗本身的危害以外,更大的毒性恰恰是那种“没死人就不算大事”的心态。

  正是标准、公心、良知和法律的一再退让,造成了各种侵害公众利益的事件一再突破底线。从小农户的苏丹红鸭蛋,到知名品牌的三聚氰胺奶粉;从个别企业偷排污染物,到席卷全国的雾霾;从贪腐几十万就算“惊天大案”,到动辄上亿元的“串案”、“窝案”;从股市上遮遮掩掩的“老鼠仓”,到“E租宝”明目张胆数百亿元地诈骗。治理和打击的结果并没有让这些违规违法行为销声匿迹,相反却是变本加厉,越来越肆无忌惮。

  每当出现大的公共安全事件,公众都会把问题矛头对准监管,指责监管部门的无力和无能。

  然而,客观地讲,监管是需要成本的,并且任何监管都不可能做到无时无处不在。关于监管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个财主家里的钱发霉长毛了,财主想找一个放心的人晒钱,但又怕晒钱的人趁机偷钱,就得再雇一个人监督晒钱的人;然而,负责监督的人也很有可能和晒钱的人合谋,不得已还得再雇人看着负责监督的人。这样下去,越到后面越没有放心人可用。觉得最放心的只有自己,然而,自己也要吃饭、睡觉,不可能无休止地工作。

  这个笑话很真实地反映了监管的困境。首先是有监管就要增加成本,商品的价格就会提高;并且是监管越严格,监管的成本就越高;最让人无奈的是,在一个信用度很低的社会里,就不会有可靠的监管者。

  最好的监管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监管者。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监管他人;也都在为他人监管自己;还在为他人监管他人。当所有人都会和缺斤短两的商户较真儿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会举报盗版书刊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会揪住企业的排污行为不放的时候,一种社会性的约束力量就会形成,违法侵权行为就有所收敛和减少。

  然而,中国人对待侵权行为却大都采取了能忍就忍、能躲就躲的态度。怕国产奶粉不安全吧,就去买洋奶粉;担心集市上的蔬菜瓜果有问题吧,就呼朋结伴找块地自己雇人种;感觉空气和教育质量差吧,就把孩子送到国外。面对违法侵权事件的软弱和逃避,恰恰是一种纵容、包庇和鼓励。

  同样是面对公共食品安全问题,台湾民众的表现就截然不同。因为康师傅方便面产品中使用了“馊水油”,台湾民众就发起“灭顶行动”,对其进行一致抵抗。但在麦当劳供应商福喜公司使用过期劣质肉问题被曝光后,大陆的麦当劳餐厅却能够很快脱身,依然是食客爆满。

  越是发达的文明,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就越强,对于侵权伤害事件的容忍度就越低。比如,美国人可能因为在自家屋子里吵架,而遭到邻居的报警;而在野蛮社会里,暴徒们杀死几个人可能都没人理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对于问题疫苗事件的恐慌和激愤,不仅不是坏事,相反正是表现出民众对于国家的希望。

  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必定要摈弃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小农意识和行为。问题疫苗事件终于让习惯于忍让和躲避的人们忍无可忍,终于刺痛了他们久已麻木的神经,让他们开始对于公众利益表达关切和意见。

  从防止造成社会恐慌的角度讲,让权威人士从技术上讲清问题疫苗本身危害性并不大的道理,以安抚已经接种疫苗儿童的家长,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是让公众在这样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面前,还能保持所谓的冷静、理性、克制和沉默,则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无论是自私的沉默,还是恐惧的沉默;无论是无奈的沉默,抑或是绝望的沉默,每一次面对公共侵权事件的沉默,就相当于一次合谋或共犯。

  正是因为太多人在庞氏问题疫苗事件中选择沉默,才让庞氏的非法生意得以越做越大。

  疫苗是实行全流程监管的产品,从原料到生产,从销售到运输,从保存到接种都有严格的法规。然而,在庞氏长达5年的非法购销中,购销疫苗总量达200万支,已经查实违法经营药品的企业有29家,涉嫌购进非法疫苗的接种机构16家,有报道称至少247人涉嫌购买庞氏的疫苗,有70多名销售人员涉嫌为其提供疫苗,而这些都是熟知疫苗监管法规和问题疫苗危害的专业人员。

  可以推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数量更加庞大的人群对此知情。即使是在常规产品的销售中,1/10的客户达成率也是很高一个比例。以此计算,庞氏联系过的客户会超过2500人。由于庞氏从事的非法生意,按常理说,能够达成合作的几率会更低,这也就意味着知晓其非法生意的人应当更多。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在成千上万的知情者中,居然没有人举报或告发庞氏,这才是问题的真正可怕之处。

  联系问题疫苗事件,发生在近期的另外一件事同样发人深省。曾经担任过华万公司副总、身家达10亿元的牛电科技CEO李一男,因区区700万元涉嫌内幕交易锒铛入狱。这个曾经被视为任正非接班人的青年才俊,为了蝇头小利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功利心替代了公益心,为了金钱可以伤害他人利益,可以视法律于无物,这是中国社会中深层次的问题。没钱的想有钱,有钱的还想有更多钱。对于金钱的贪得无厌,让无数的人丧失了底线。对于那些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人来说,“不直接致人死亡”、“不出人命”就是他们自我安慰的“职业道德”,就是他们逃避法律制裁的技巧和手段。

  众怒难犯。犯了众怒的问题疫苗事件,给了中国社会一个自省和改变的契机。最有效的监管方式,既不是都把责任推给政府,也不是政府把所有责任都包揽在自己身上。而一定是每个民众都积极担负起自己责任,都会与伤害自身或公众利益的事情斗争。而政府所要做得更多的是为民众撑腰,不要让那些维护公众利益的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一个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社会,才会真正形成公众利益的安全防线,才会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安心、放心,公民的幸福指数才会极大提升。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重大公共事件都会促进问题的实质性解决,都会推动社会的重大进步。一个好的消息是,问题疫苗事件已经得到了国家总理的重视,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对于问题疫苗事件最好的处理结果是,不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不再让公众有如此的恐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为养殖户理性顺应“猪周期”点赞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