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互联网金融不应该存在统计“真空”

来源:上海金融网 时间:2015-12-01 15:09:17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近日表示,为进一步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人民银行近期已将互联网金融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并在刚刚结束的年度统计制度工作会议上作了部署。盛松成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统计制度包括五个业态、三大类、近六十个统计指标,计划明年年初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端采集数据。”

  2013年以来,互联网思路、IT新技术开始改变传统的金融格局,P2P、众筹、垂直搜索、理财平台等新金融业态纷纷涌现,规模不断壮大,成为金融行业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仅以P2P行业为例,2010年国内P2P平台数量为10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平台数量快速增长,年底分别达到50家、200家、800家,2014年底激增到了1575家。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正常运营P2P平台为2520家;全国P2P平台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1098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背景下,不仅BATJ等互联网企业凭借自身互联网端的优势,纷纷在金融领域跑马圈地,构建自身的生态圈;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也积极拥抱互联网,谋求自我变革。可以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产业机会。

  不过,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相比,监管制度在部分领域落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官方统计数据“真空”正是其中缺位最明显的一环。正如盛松成所言,“统计信息的收集、监测与分析是促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该行业的基本情况,把握风险点和风险传播途径,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为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和监管政策服务,也为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服务。尤其是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时有发生,有关统计监测工作更应该加快步伐,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动力,而规范是行业发展的基础。若行业发展缺乏章法,很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诚信的平台因为坚守底线而处于劣势,那些实力较差的平台则可能通过不正规经营的手段获得大量客户,进而破坏行业生态环境。惟有监管政策及时跟进,才能促进行业真正实现良性发展。

  事实上,对于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决策层早有共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两次提到“互联网金融”,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今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11月3日,“十三五”规划建议正式发布,亦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清新之风,如何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范围,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重大课题。未来决策层应坚持适度监管、协调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既为市场创新和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又要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此次央行将互联网金融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无疑将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告别官方数据真空的尴尬局面,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亦有助于摸清行业基本状况,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