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互联网时代将颠覆传统资本市场

来源:中国经济时网 时间:2015-11-24 09:56:21

  新中国证券市场诞生20多年来,以证监会、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组成的制度体系延续了中心化和精英化的形态。与美国相比,行政垄断审批制是我国最大特征。垄断体制有一个逻辑前提:监管者比市场聪明。历史无情证明,如果这套体系是有效公正的、监管者是最聪明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就不应该去海外上市。中国那么多产业政策,只有互联网没有产业政策反而在国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心化和精英化的市场体系有其时代原因。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搜寻成本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当时没有互联网,更没有今天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中心化和精英化的体制构架又强化了传统体制的变革阻力,因为塔尖上的利益阶层可以利用权力和信息优势寻租获得超额利益。

  在工业化时代,交易所的席位是有物理空间限制的。而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电子化和虚拟化了。传统的证券交易分场内和场外不是美国政府安排的结果,是物质条件决定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纳斯达克的联网交易,打破了纽交所一统江湖的地位。近5年互联网技术由IT向DT的转变,如果没有政府法律上的限制,任何一台服务器都可以成为一个交易所。未来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技术的发展,相信中心化的交易所体制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工业化时代需要中心化的交易和精英化的代理。但今天一切都变了,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短时间内就可以聚集数千亿元的资金,而且没有资金门槛。而这一切都和信息传递成本的极大降低有关。个人投资者不再需要依赖机构和精英产生交易行为。互联网时代的伟大历史使命之一就是逐步消灭第三方。传统的代理关系的技术基础不存在了。

  能够给人类带来繁荣的基本因素有两个:制度变革和新技术的应用及对传统体制的颠覆。在中国尤为迫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特征:交易标的产权必须清晰,准入放开,价格自由。比如中国石油(行情601857,买入)市场就不是市场经济,因为其准入和价格都未放开。标准市场有三方力量:买方、卖方、公正的裁判方(监管层)。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和三方力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一个是宏观基本逻辑,一个是具体运行过程的博弈表现。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证监会深度介入的市场。券商、基金公司牌照、上市公司数量等都是严格管制的。虽然买方的(投资者)准入几乎没有门槛,由于卖方是管制的,所以股票的价格形成不是自由的,股市指数高低受制于监管层的政策。虽然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规划推出了挂牌上市更为自由的新三板(基本是注册制、对利润和收入规模无硬性要求),但是监管层对买方(投资者)准入却有严格限制。新三板500万元资金门槛把中国股市99%的投资者挡在门外。从本质上讲,新三板是一个比主板、创业板垄断性更强的市场。因为新三板是只准卖方(挂牌公司)卖,却不准买方自由买的市场。主板垄断发行卖高价,新三板垄断管制买方,中介机构低价从挂牌公司取得股票。

  市场体系有三种基本要素的流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本质上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不存在资金可以自由流动,而信息、物流管制可以形成有效市场。三种要素的流动必须是一致的,准入和定价机制也必须是一致的。中国改革过程本质上是市场化的过程。衡量一个举措是不是市场化改革,关键看其是否符合产权清晰、准入放开、价格自由三个基本特征。衡量成败的关键看是否降低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流动成本。

  基于基本的市场经济逻辑判断,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思路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下。随着互联网去中心化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没有场内场外之分。多层次的思路与现实发展已经格格不入,目前依靠法律层面的强制力在维持垄断格局而已,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桎梏。历史证明,只有充分的竞争,包括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的数量竞争,才是对投资者最大的保护,才能带来真正的繁荣。

  市场总是在其被压制中嬗变,新三板的出现成为中国传统资本市场的一条鲶鱼。尽管买方(投资者)是被管制的,但是卖方(挂牌公司)却如火如荼,短短两年时间挂牌公司数量已突破4000家,远远超越沪深股市20多年来上市公司2700多家的总和。新三板目前总股本和利润收入规模都超越了创业板。但可悲的是新三板的交易量连创业板的1%都不到,甚至不如创业板单支股票交易量。严峻的局面主要是由于监管层的制度安排造成的。创业板管制发行的理由是为了给市场提供优质上市资源,而买方却是放开的。结果是股价一飞冲天,少数的上市公司占有了中国宝贵的资本市场资源,同时把证监会的权力含金量推向顶峰,为犯罪寻租提供了温床。新三板卖方放开买方(投资者)管制的格局,一方面保护了沪深股市的垄断利益格局,一方面加剧了以做市商为代表的垄断金融机构对新三板小微企业的盘剥。美其名曰新三板企业规模小、风险大,高门槛是为了保护投资者。该观点至少说明对经济学逻辑的无知。

  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去中心、取代第三方是互联网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我们应该相信亿万股民辨别能力要胜过监管机构的有限队伍。垄断管制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使资金和企业的需求配比成本奇高不下。整个资本市场符合500万元门槛的投资者不到1%,新三板500万元门槛规定使最为广大的投资者智慧无法在市场中通过资金流发挥出来,与互联网金融的普惠价值趋向南辕北辙。新三板的全面放开对市场格局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自明。传统的监管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传统资本市场面临一场结构性的崩溃。在管制状态下,把指数上涨带动的市值增加当做市场繁荣的评价依据是根本错误的,以涨跌作为救市的依据更是不知所终。资本市场规模扩大上市交易公司数量和投资者数量 ,市场化程度提高,广大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的资本市场服务才是繁荣的根本原因和标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的资本市场的变革是无法阻挡的,垄断只能影响其步伐,无法改变其趋势。以众筹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兴起将逐步摧毁传统中心化交易所的基础构架。随着区块链分布式技术的发展,未来证券交易可实现点对点完成,一切皆能交易。设想如果没有公司法、证券法规定不得突破200人的股东限制,大家公平竞争,众筹模式取代传统交易所模式不会遥远。如果不是证监会限制,新三板放开交易,股转系统公司超越沪深交易所指日可待。

  传统资本市场的崩溃绝不意味着资本市场本身的消失,而是意味着一个交易无处不在、全民可以参与普惠制的资本市场的形成,意味着一个泛交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新的经济繁荣高潮的到来。强制代理投资者决策将成为历史,未来监管层的使命只有一个:打击虚假的信息披露,维护自由竞争。只要信息披露是真实的,把交易的权力还给市场是正确选择。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来源于市场充分竞争对劣质公司的驱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