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银行分拆业务上市有看头

来源:金融投资网 时间:2015-03-18 15:36:40

  3月16日,中金公司发布了一篇研报,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之下,为应对市场化竞争,最快今年二季度银行将分拆资产上市。研报称,如理财、信用卡、私人银行等业务较为市场化,作为银行一个部门运作,在机制、薪酬等方面都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银行将会做企业资产的分拆乃至最终上市。

  这个消息看似简单,但有可能成为中国银行(行情601988,问诊)业打破蜗牛式改革的一个利器,也将成为臃肿的银行股股价从寒冬走向春天的导火索。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资产可以被分拆。按中金的研报,最先被分拆的可能是银行理财,其次是信用卡和私人银行,后期还有投行、金融市场、托管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务。单看这个银行理财就不得了。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65252款,较2013年上涨39.28%,仅2014年上半年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总额就超过12万亿元。如果把这部分分拆出来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每个银行又自己成立了一个小银行,其吸储功能与母行相似,投资的品种是国债、票据和一些打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做这些中间业务的毛利率基本都在50%以上,再加上分拆出来的子公司总股本不会像母行那么庞大,市场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了。

  为什么社会资本会对银行业如此看好,而又不愿意去买价格便宜估值低廉的银行股呢?原因就是因为银行的很多业务有前景,能赚钱,但历史形成的各种制约与包袱,却在母行总行这里积累着,无法消化。比如,我们只看到银行利用利息的剪刀差赚钱,却没看到很多银行为了行政原因背负着太多地方债的隐患。还有就是现在上市的银行每个都是体态庞大,像恐龙一样的总股本让很多资金望而却步,毕竟股市是一个消耗流动性的地方,每一分钱都需要真金白银买上去。但是,你把银行的赚钱业务一个个分拆出来,再把一些债务拿来搞资产证券化,这样的市场化改革是银行愿意做的,而且分拆了以后很多银行在总市值不变的情况下变成一个个轻盈的中小盘股,估值溢价就要容易得多。

  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银行为应对市场化竞争确实在想很多办法,中国银行业现在的企业构架是历史形成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很多业务还是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也符合全球行业发展趋势,但始终在一个母体内运作,则边际效益就会递减。如果单独分拆出来,无历史包袱,又能赶上行业与市场发展的大好趋势,对银行业的改革总体是利好。当然,银行业历史形成的包袱,也需要在这种分拆中得到消化,不能只听新人笑而任由旧人哭。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宁降价不减产 煤企还能任性多久?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