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如何看待燃油税的合理性

来源:21世纪 时间:2014-12-25 11:42:18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油价也出现了“十连降”。不过,开车的老百姓还来不及庆祝油价下跌,就迎来了燃油消费税的上调。11月底,财政部将汽油等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元/升提高到1.12元/升,柴油等消费税由0.8元/升提高到0.94元/升。时间仅仅过去半个月不到,12月12日,财政部又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2元/升提高到1.4元/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0.94元/升提高到1.1元/升。

  多收老百姓的税,老百姓自然不高兴。有专家唱反调认为。成品油消费,既是高耗能又是高污染,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这两大特性决定了成品油是消费税的重点“调控对象”。油价持续下跌,是在鼓励相关消费。所以,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进而抑制成品油的消费。

  关于增加燃油消费税,的确存在很多有待商榷的地方,比如,税收的法定;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税收分配;燃油税原本是基于技术限制之下的折中,才把抑制行驶变为抑制耗油,而新技术条件下,燃油税的合理性已经大打折扣;增税到底开支到了那些地方等等。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在既定的前提之下,这种反调并没有错。这个既定的前提就是,在当下,比起前述的这些问题,抑制汽车消费,解决城市拥堵,减少污染,减少能耗,更加重要,更加急迫。

  其实不仅是燃油税,为了抑制私家车,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比如提高城市停车费;在限制外地牌照通行的基础上,拍卖牌照。在政府三公开支不透明的情况下,对于这些政府多收,消费者多支出的钱,一个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质疑就是:这笔钱用到哪里去了?很多人认为,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不该多收任何税与费。

  但是,在真实世界的绝大多数情况中,人们都是在不完美的情况下,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不完美的地方,甚至会带来其他问题,但是,只要这个办法能解决最急迫的问题,这个办法就有合理性。如果把所有问题绑到一起,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准解决那个问题,最后,就会陷入连最急迫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的僵局。

  增加燃油税的目的很多,比如,可以新增税收收入超千亿元,这笔收入将被用于治理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能源、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但增税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却是抑制汽车消费。

  根据经济学的需求曲线,我们知道,哪怕一点点的价格变动,都会带来消费的变动。根据直观经验,很多人也许认为,油价多那么一点,对消费影响不大,增税的作用只能让老百姓多花钱,抑制不了消费。实际上,价格曲线呈现的只是最后的结果,在现实中,价格是引发需求变化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一个人购车正在犹豫之中,这个犹豫也许是因为预算不够,也许是因为小区没有车位,也许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当这么多犹豫积累起来的时候,油价上升那么一点点,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购车的计划就被放弃了。反过来说,油价的下跌,也会刺激汽车消费,使中国城市的拥堵与能耗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只要燃油税对汽车消费的抑制作用是实实在在的,在解决拥堵,减少能耗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前提之下,增加燃油税就是合理的,有必要的。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外资银行准入仍有松绑空间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