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不动产登记:被拔高的反腐期待

来源:新快报 时间:2014-06-08 12:52:26

不动产登记:被拔高的反腐期待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一个时间拖得太长的话题。这个工作的起起伏伏,一次次击碎了草根对它的憧憬:从反腐大业,到挤压房产泡沫。

  先把这项工作的进展时间节点捋一遍:2013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2013年4月底前完成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职责的整合;2014年6月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如今正好到了当初规定的节点上,国土资源部正计划将《不动产登记条例》送审稿上报给国务院。此时,媒体不忘将民间最关心的“‘以人查房’写入条例”,在报道中突出出来,但这个真的还有当初大家所设想的意义吗?

  不动产登记意在保护私权

  其实,关于不动产登记,历来国土和房屋管理两大系统就有争论:国土部门主张“土地为母”,不动产应在他们那里统一登记;而住建部则认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都只是用益物权,应该由他们登记。所以,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仅规定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却没能规定由哪个部门来登记。直到去年,才最终确定由国土部门来主导登记工作。

  那么国土部对这次统一登记,又秉持怎么样的态度呢?2013年5月16日,就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的第三天,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和国际登记法中心举办了“不动产登记研讨会”。国土部下属的杂志《中国土地》当年第6期,对这个会议做了一个综述,从中可窥出国土部的立场。

  综述引述了19世纪的澳大利亚登记体系创始人托伦斯的话:如果人们仅仅认为土地登记最重要的是它的公共属性,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对此,国际登记法中心秘书长尼古拉斯深表赞同:“土地登记最主要的目的却是要让公民能够获得物权,并能以此为据在交易中捍卫自己的权利”。之后又引述几位专家的看法,统一登记主要是为了保护私权、固定产权,保护交易。

  强调保护私权,这等于间接否认了其反腐功能;而且甚至连房产调控的意义,都没有多谈。很显然,政府打算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远在2007年《物权法》出台之前;而“以人查房”找出的“房嫂”“房叔”等,是2012年的事。所以统一登记的初衷,并不是查房反腐。

  “以人查房”反腐已成绝响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把统一登记与反腐联系起来了呢?原来2012年下半年,频发“房叔”“房婶”事件,令住房信息登记系统成为一些官员的梦魇。之后,一些地方加紧出台了房屋信息查询规范,禁止“以人查房”。

  2月16日,福建漳州市规定,除申请查询本人房屋信息和国家公检法等机关的协助查询外,严禁以姓名(名称)为条件进行查询。2012年底之前在广州,只要出示查询方的证件就可以查到房产所有人,但2013年1月份起,只有提供具体房屋的房产证编号、登记字号、提供相关有效证件等方可查询。

  此外,2012年底,新一届领导人履新以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2013年1月,中央纪委的第二次全会提出:要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开展“抽查”。因为之前虽然干部财产和个人情况申报制度,实施多年了,但相关申报材料也是由专人“妥善保管”,只有在提拔干部、办案时,才可以通过相应的权限查阅。换言之,绝大多数的申报材料,在提交之后躺进了文件库,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检查。

  所以说,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关乎房产调控、税收监管、国家对官员监督等等,但独独不包含民间最想要的通过公民个人“以人查房”来实施反腐。

  还有,就是最近中国房市进入一个特殊时段,各种有鼻子有眼的“传言”说:官员为抗拒不动产登记,疯狂抛房,房价大跌就在眼前。但这其实并没有确切的依据,而更多地建立在想象之上。

  总之,在2012年年底那轮的“房叔”“房婶”反腐潮之后,各地已经事实上收紧了“以人查房”,“以人查房”已成为反腐绝响。目前推进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更多的是导向政府监管和国情掌握,虽然名义上更多强调是为了“保护私权”。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共有产权房”关键在政府守住本位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