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欣荣)究竟是选择功勋卓著的企业家,还是财力雄厚的资本方?12日举行的上海家化临时股东大会给出了结果:超过90%的现场投票同意解除前任总经理王茁董事职务的议案,这意味着上海家化正式进入大股东平安信托主导的时代。截至收盘,上海家化股价上涨逾5%,为近一个月来的最大涨幅。
虽然此次股东大会只有一个议案,却开得跌宕起伏。会议开始后,王茁以一则略为伤感的寓言故事,表达了自己服务家化24年来,对公司的深厚感情。上海家化的一位小股东也随即发难,质问大股东入主家化后,到底做了什么、兑现了什么,并要求公布当年平安收购家化的合约。
尽管部分小股东显得非常激动,但资本市场的话语权还是要靠股份来体现。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家化的前十大股东除了平安信托和代表上海国资的久事公司外,其余8家为清一色的基金,合计持有上市公司约16%的股份。可以说,机构投资者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这场投票大战。
在上海家化的人事风波中,代表中小股民利益的独立董事发挥的作用令人关注。有股东表示,自风波发生以来,上海家化股价从高点时的57元一度跌到30元,很多小股民不明就里,套住后欲哭无泪,强烈要求独立董事站出来表态。
上海家化独立董事张纯表示,始终铭记独立董事的职责,从来没想过要当花瓶,对公司的各种议案,看得非常认真。很心痛家化目前的情况,希望投资者对未来有信心,给新的管理团队时间和空间。
会后张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促成大股东和王茁的和解,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目前的局势下,稳定是自己对公司的最大希望。“只有稳定了上海家化才能发展,发展了才能赚钱并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现场投票的结果,也反映出部分投资者的态度:虽然认可王茁的管理能力,但持续一年的动荡导致家化股价大幅下挫,已经让投资者蒙受损失。尽快结束这场风波、让新的管理层专注于公司业务可能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虽然投票大战以资方胜出告终,但上海家化事件给业界留下了两个深深的思考:
首先,上市公司内部发生分歧时,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以此次股东大会为例,只能现场表决,不提供网络投票。一位律师指出,受制于经济因素,大部分小股民不可能赶到现场表决。根据上交所公布的相关细则,对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股股东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应当提供网络投票。罢免王茁董事职务的议案是否属于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目前看来有待商榷。
其次,当资本方和管理层发生矛盾时,如何做到互相尊重。有股东提出,平安信托对葛文耀和王茁的处理方式,没有体现中国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在葛、王之后,还有一批家化“老人”与平安理念不合,是否都要罢免和收回期权?能否采取更稳妥的方式,让这些为企业付出过心血的人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