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解环境风险的两点要诀
那么,对环境,对机制,总裁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好呢?在这里我提两点要求:
1.总裁的立意一定要高
如果你做事情没有这种高的眼光,那么现实中就会有三件事情跟你过不去:
第一件事情是跟企业员工的关系。由于你没有更多的钱,不能够以按劳分配的方式回报公司骨干的核心,只能是你自己多干少得来起模范带头作用,这实际是一种“小德”。如果总裁立意不高,不是堂堂正气的话,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此总裁必须能够胸怀坦荡,站得更高,做得更多,一切为了企业的利益,这时候你才能成为这个企业的核心。
第二件事情是要跟国家这个主人摆正关系。像国有企业,它的“主人”是虚无的,就是并没有人直接在这儿承担责任和义务。一旦企业亏损,只能是经营者自己去想办法,包括用个人名誉,以及各种资源去贷款。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压力。但企业经营成功以后,利润主要的部分却是国家的,这个事实本身虽有它不合理的地方,但你要能承受委屈。
第三件事情是跟某些国家公务人员本身水平不够高有关系。这时候你心情一定要平和,要积极,既不要为这个事情气得不得了,也不能动不动就说我不干了,我们还是要继续去积极工作。
像1988年的时候,我们的汉卡被海淀区物价局罚了40 多万块钱。当时很不合理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因为汉卡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产品,本不应由政府给我们定价,说我们的技术是多少钱。可政府非得按原器件的价格加18%,来计算我们要加多少利润,然后再来定价,这是不合理的。但是当时就是这么定的,定完以后,相关方面的负责人就说按照这个价格就要罚你们款。于是我们就要费非常大的力气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大概由45万的罚金,减成40万。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还是感到很委屈。当时我们的几个年轻同事,气得要开记者会。我说就算了吧,如果咱们的企业还要再办下去,千万别来这个,还是要心情很平和的来对待这些事情。这些年来逐渐的,我就能够很平和地、很积极地对待这些委屈了。其实在国内要做个好总裁,尤其对于创业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曾经有这么一个典故,讲唐太宗跟魏征发牢骚,说他以前给老百姓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但是底下骂他的人还是有,因此很生气。魏征跟他说:你要做好皇帝就得有这个思想准备。你要是做好了,老百姓说这是风调雨顺,是上天给的;一旦收成不好,老百姓就埋怨是皇帝没做好,就要骂你。所以你要想做皇帝,你就要受这个委屈,要不你别干。唐太宗想了半天还是要做好皇帝。做个好企业家的道理也是一样。曾有一个杂志编辑跟我说:“做个好人真不容易,做个小人真快活。”这句话我听了以后想想还真有意思,做个小人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你老去折腾别人,但你也就是一个小人了。所以要想做好总裁你就一定要想明白,就应该受这个委屈。
2.学会“拐大弯”
我给自己画了一个底线,就是我不要在改革中犯错误。这其实就是要求你必须弄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能在不行的时候强行去改造环境,那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从1984年和我同时起步办公司的有好多出名的企业家,但今天还在位上的不多了。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批是对这个问题没把握好,比如褚时健。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注意审时度势,要“拐大弯”。“拐大弯”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事到临头的时候再急着拐。
举个例子,如果等到现在我们再来解决员工持股比例这一机制问题,那就很难解决了。我们当时是怎么做呢?关键是我们在从科学院拿到35%的分红权之前,在内部就先把分红权进行了分配。我们这个班子的人在一起讨论,如果有了分红权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分配。这个为什么重要呢?当对空饼进行分配的时候,就不容易产生矛盾。但当真的饼放在这儿的时候,而且是价值增长得很快的时候,分配就很难了。所以当只是空饼的时候,我们可以只就分配的原则谈,容易谈,今天我们再做微调时,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问题。所以这个就是事前要看好,然后再拐大弯来做,它就好做得多。因此我觉得企业在改造局部小环境中,还是有作为的,不要老报怨。
3.要能够在高温中“孵出小鸡”
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国目前的企业生存环境还不是最佳状态,就拿鸡蛋孵小鸡来比喻。鸡蛋孵小鸡的最好温度是37.5度到39度。我想我们在1984年办企业的时候,当时的环境温度是42度,太高了,大多数的鸡蛋孵不出小鸡,只有生命力非常顽强的鸡蛋才能孵得出来。到今天,我想大概还有40 度左右,也不是很好,但已经不错了,已经有大批的鸡蛋能孵出来了,但是还要生命力比较顽强。我们一方面对政府呼吁,要改善环境温度。政府不要总是要求鸡蛋的生命力多顽强,那是鸡蛋自己的事,政府应该努力的是如何改造环境,将法律规定得更合理。另一方面,我们这些鸡蛋在一起就是要更好地去研究怎么提高自身的生命力,以使自己能够在环境温度高一点的时候,依然能孵出小鸡来。
三、解读联想的“班子”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