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学大教育上市后,创始人李如彬改任董事长,不再参与一线管理,“退休”在家。不过,目睹“好基友”姚劲波的 58 同城上市,37 岁的他再次燃起创业的激情,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现在,李如彬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宝驾租车 CEO。
早在 2004 年,李如彬就与租车结缘——他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就是每月花 3000 元租来的桑塔纳。此外,他也当过“车东”。学大教育 IPO 后,爱车的李如彬陆续购买了 22 辆豪车。众多车辆的闲置让他在几年前就做起了私家车出租的生意。
当过租客,也做过车东,李如彬在接触到 P2P租车模式后大感兴奋,2014 年 3 月,李的宝驾租车公司成立,两个月后宝驾租车平台正式上线。
在李如彬看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私家车限号、限行,导致租车的需求增加,但私家车出租市场和当年的家教市场一样很混乱,还没有一家大公司在做。他便想像当年整合家教市场一样把它们整合到一起。
把车放我这丢不了
李如彬十分推崇汽车共享。“中国的交通环境越来越恶劣,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汽车共享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对私家车进行整合利用,提供了公共交通之外的第二种出行方式。理论上讲,1 辆共享汽车,能够解决 10 个人以上的出行需求。租车方便了,大家就不用买车了,进而减少私家车的数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他也很看好汽车共享在国内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以及社会观念的开放,我觉得未来分享经济一定会在中国开花结果。”
在李如彬看来,租车是一个早已存在的市场,有大量的租车需求存在却得不到满足。P2P 租车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租客只要打开手机,在几百米内就能够更便捷、更省钱地租到车。对于租客来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而对于车东来讲,则是要通过市场推广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闲置资源可以利用起来补贴日常用车开销,分摊用车成本。
“美国有完善的信用体系,这种汽车共享模式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中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信用环境很恶劣,因此汽车共享平台的关键是要做好真正安全的保障体系。”李如彬认为,真正安全的租车保障体系就是“我把车放在你这丢不了”。
据其介绍,宝驾租车是唯一一家开发了人脸识别、真人验证的汽车共享平台。如果车丢了,宝驾租车能够掌握完整的证据和线索,追回失踪的车辆。“我们的车也会丢,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辆车找不回来。100% 的追车率,没有一家公司能像我们这样做到。”
此外,宝驾租车跟保险公司合作,刮蹭、丢失,都由保险公司承保,保额一般是 100 万元或200 万元。李如彬透露,宝驾租车近两个月正在跟中国人保一起研发 2.0 版本的租车险,从 10 月 1日开始执行。届时包括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在内,消费者可在三家保险公司中选择。
自 5 月上线至今,宝驾租车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12 个中大城市全面展开运营,拥有约 10 万个注册会员,近 1 万辆可供租赁的汽车,交易量比较旺盛。
不打免费牌
在其布局的 12 个城市中,除了北上广深以外,还有七八个是二三线城市。对于布局的逻辑,李如彬表示,先考虑的主要是一些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第二种就是旅游城市。“大城市都是一定要进的,只是早晚的问题。”
对于二三线城市,他认为并不急于扩张,不见得要全国遍地开花。“从神州租车的报告里可以看出,它主要的交易量还是在大城市,二三线城市主要是进行布局,满足更多的需求。扩张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毕竟一个新兴市场,还需要耐心构建和培育。未来的布局主要是在北上广深、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出人意料的是,宝驾租车并没有祭出“免费牌”抢地盘。“我们一直都在收费,从开始上线就在收。因为我们是一家公司,公司的目的就是通过产品和服务产生利润,然后可持续性地对产品进行升级、完善服务,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李如彬表示,宝驾租车在每笔交易额中提取10% ~ 30% 的服务费。“具体的收费比例更具租金总额、车况、车型、客户的需求等有所不同。”他计划前两年作为市场培育期,更多关注产品和服务,后年开始盈利。
5月份,宝驾租车刚拿过 500 万美元天使投资,现在又在谈 A 轮融资,“谈判已经启动,很快就会有结果”。融到的资金将用于团队建设、产品研发、区域市场建设以及市场推广。
李如彬的目标是,2015 年底,宝驾租车要进驻 20 个城市,获取达到 100 万名注册会员、10 万辆可供租赁的车。